焦虑症发作时的症状
焦虑症在情绪方面表现为过度紧张担忧且难自控,躯体方面有神经系统(头晕、头痛、震颤)、心血管系统(心悸、胸闷)、呼吸系统(呼吸急促、呼吸困难)、消化系统(口干、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相关症状,行为方面有坐立不安和回避行为,不同人群表现有差异。
一、情绪方面症状
焦虑症发作时在情绪上常表现为过度的紧张、担忧,患者会感觉自己处于一种impendingdoom(即将降临的厄运)状态,总是担心一些不好的事情发生,这种担忧程度往往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比如没有明显诱因却持续担心自己或家人会遭遇重大灾祸等,且这种情绪状态难以自我控制,会持续较长时间,不同年龄、性别人群可能表现略有差异,儿童可能更多表现为莫名的烦躁不安、哭闹等,而成年女性可能相对更易陷入这种过度担忧的情绪漩涡中,有焦虑症病史者在情绪触发因素下更容易被激发这种强烈的担忧情绪。
二、躯体方面症状
1.神经系统相关
头晕:患者可能会感到头部昏沉、眩晕,这种头晕不是由明确的耳部或脑部器质性病变直接导致,而是与焦虑情绪引发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有关,年龄较大者可能因本身存在一定程度的血管弹性变化等因素,在焦虑发作时头晕症状可能相对更明显,而儿童出现头晕时需排除其他可能疾病后再考虑焦虑相关。
头痛:多表现为头部紧箍样疼痛或胀痛,疼痛程度因人而异,一般在焦虑情绪缓解后可有所减轻,但在焦虑发作时会持续存在并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女性在月经周期等特殊生理时期,由于体内激素变化,焦虑发作时头痛可能会更频繁或加重。
震颤:部分患者会出现肢体的不自主震颤,比如双手细微震颤,在紧张焦虑时更为明显,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衰退,神经系统调节功能下降,震颤可能相对更难自行缓解,儿童出现震颤需警惕是否有其他神经系统疾病,需进一步鉴别诊断。
2.心血管系统相关
心悸:患者自觉心跳加快、心慌,可伴有心跳节律不齐,心电图检查可能无明显器质性异常,但动态心电图监测有时可发现心率增快等情况,有基础心血管疾病病史的患者在焦虑发作时心悸症状可能会被放大,且更易引发心血管方面的不良事件风险,女性在更年期前后由于激素波动,心悸症状可能相对更常见。
胸闷:感觉胸部有压迫感、憋气,呼吸可能会变得浅快,这是因为焦虑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呼吸肌紧张等一系列变化所致,年龄较大且有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在焦虑发作时胸闷症状可能会加重,且需要与真正的心血管疾病引起的胸闷相鉴别。
3.呼吸系统相关
呼吸急促:表现为呼吸频率加快,患者会不自觉地大口喘气,严重时可能会出现呼吸性碱中毒,表现为口周麻木、手足抽搐等,儿童在焦虑发作时呼吸急促可能更易被家长忽视,因为儿童本身呼吸频率相对较快,需注意观察是否有伴随的其他焦虑相关表现来综合判断,女性在焦虑发作时由于情绪更易激动,呼吸急促可能相对更明显。
呼吸困难:感觉空气不足,吸气困难,虽然肺部检查无明显异常,但患者主观上有强烈的呼吸困难感,有哮喘等呼吸系统基础疾病的患者在焦虑发作时呼吸困难可能会诱发哮喘发作或使病情加重,需要特别注意。
4.消化系统相关
口干:口腔内唾液分泌减少,患者感觉嘴巴干燥,想不断饮水来缓解,不同年龄人群都会出现,但老年人由于唾液腺功能本身有所减退,口干症状可能会更明显,生活方式中习惯高盐饮食等人群在焦虑发作时口干可能会加重。
恶心、呕吐:部分患者会出现胃肠道不适,表现为恶心,严重时可伴有呕吐,这是因为焦虑影响了胃肠道的蠕动和消化功能,有胃肠道基础疾病病史的患者,如胃炎、胃溃疡等,在焦虑发作时恶心、呕吐症状可能会诱发原有疾病的发作或加重病情,女性在月经前期等特殊时期,焦虑发作时消化系统症状可能会更突出。
腹痛、腹泻:出现腹部疼痛不适,疼痛部位不固定,同时伴有腹泻,这是由于焦虑导致自主神经对胃肠道的调节紊乱,儿童出现腹痛、腹泻时需排除肠道感染等其他疾病,而老年患者由于胃肠道功能衰退,在焦虑发作时腹痛、腹泻可能会影响营养吸收,需要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三、行为方面症状
1.坐立不安:患者无法安静地坐着或躺着,会不停地来回走动、搓手等,试图通过这种行为来缓解内心的焦虑情绪,不同年龄段人群表现形式略有不同,儿童可能表现为在室内频繁地跑动、扭动身体等,成年女性可能更易在公共场合出现坐立不安的情况,有焦虑症病史者在发作时坐立不安的表现会更加明显和频繁。
2.回避行为:患者会有意或无意地回避那些可能引发焦虑发作的场景、人物或活动等,比如害怕社交的患者会回避社交场合,有特定恐惧对象的焦虑症患者会回避接触相关的事物,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等原因,可能会回避一些原本可以参与的活动,以避免焦虑发作,儿童如果出现对某些特定环境的回避,家长需要仔细观察并排查是否与焦虑相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