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依赖症是什么意思
酒精依赖症是长期饮酒致成瘾的疾病,有生理依赖(耐受性增加、戒断反应)和心理依赖(强烈饮酒欲望、情绪与饮酒关联),对身体多系统损害(神经系统、肝脏、心血管系统等),诊断依据饮酒史等及用AUDIT等工具评估,特殊人群(老年人、女性、有基础病史人群)有不同情况及注意事项。
酒精依赖症的生理依赖表现
耐受性增加:长期饮酒后,人体对酒精的敏感性降低,需要不断增加饮酒量才能达到最初少量饮酒时的效果。例如,患者可能最初喝少量酒就会有一定的兴奋等反应,随着时间推移,需要喝更多的酒才能感受到相似的状态。这是因为酒精长期作用于人体神经系统等,使得神经细胞对酒精产生了适应性变化,细胞的受体等功能发生改变,需要更多的酒精来刺激才能产生相同的生理效应。
戒断反应:当突然停止饮酒或减少饮酒量时,患者会出现一系列身体上的不适反应。常见的戒断反应包括手抖、心慌、出汗、恶心、呕吐、焦虑、失眠等,严重时还可能出现震颤谵妄,表现为意识模糊、大量出汗、震颤明显、定向力障碍等,这些戒断反应会促使患者再次饮酒以缓解不适症状,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酒精依赖症的心理依赖表现
强烈的饮酒欲望:患者内心有非常强烈的想要饮酒的冲动,这种欲望难以抑制。即使知道饮酒会带来诸多不良后果,如身体健康受损、家庭关系破裂等,但仍然无法控制自己去寻求酒精。这是因为长期饮酒导致大脑的神经生化改变,例如多巴胺等神经递质系统的紊乱,使得患者将饮酒与愉悦感、缓解压力等体验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产生了强烈的心理依赖。
情绪与饮酒的关联:患者可能会将饮酒作为调节情绪的主要方式。当处于压力状态、情绪低落等情况时,首先想到的是通过饮酒来改变情绪状态。然而,这种通过饮酒来调节情绪的方式是不健康且无法真正解决问题的,反而会进一步加重酒精依赖的程度,形成一种不良的循环模式。
酒精依赖症对身体多系统的损害
对神经系统的损害:长期饮酒可导致周围神经病变,出现手脚麻木、感觉减退等症状;还可能影响大脑的认知功能,导致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判断力下降等,严重时可发展为酒精性痴呆,表现为智能明显衰退、生活不能自理等。例如,有研究表明长期大量饮酒的人群在认知功能测试中的得分明显低于不饮酒或少量饮酒的人群,且随着饮酒年限的增加和饮酒量的增多,认知功能损害的程度往往更严重。
对肝脏的损害:酒精主要在肝脏代谢,长期饮酒极易引起酒精性肝病,包括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等。酒精性脂肪肝初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如果继续饮酒,病情可能进展为酒精性肝炎,出现肝功能异常、肝区疼痛等表现,进一步发展为肝硬化则会出现腹水、门静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
对心血管系统的损害:饮酒可导致血压升高,增加高血压的发病风险;还会影响血脂代谢,使血脂升高,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增加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几率。例如,流行病学研究发现长期大量饮酒的人群患心血管疾病的概率显著高于非饮酒人群。
酒精依赖症的诊断与评估
诊断标准:医生通常会依据患者的饮酒史、饮酒行为表现以及相关的躯体和心理症状等进行诊断。例如,根据DSM-5中酒精使用障碍的诊断标准,会从饮酒的频率、量、对饮酒的控制能力、戒断反应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估,通过判断患者是否符合一定数量的诊断条目来确定是否患有酒精依赖症。
评估工具:常用的评估工具有酒精使用障碍鉴定测试(AUDIT)等。AUDIT包含10个问题,涉及饮酒量、饮酒带来的问题等方面,通过对患者回答的计分来评估酒精使用障碍的严重程度,帮助医生更准确地了解患者的病情,从而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特殊人群的酒精依赖症情况及注意事项
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逐渐衰退,肝脏和肾脏的代谢功能下降,对酒精的耐受性更差,更容易发生酒精依赖相关的并发症,如更严重的肝功能损害、心血管疾病等。而且老年人可能同时患有多种基础疾病,饮酒会加重这些疾病的病情。所以老年人如果患有酒精依赖症,家属应更加关注其身体状况,督促患者积极就医治疗,并且在生活中要为患者提供健康的生活环境,避免其接触酒精。
女性:女性对酒精的代谢与男性有所不同,女性体内的酒精脱氢酶活性相对较低,使得酒精在女性体内的代谢速度比男性慢,因此女性更容易受到酒精的损害。女性患酒精性肝病、心血管疾病等的风险可能相对更高,而且在妊娠期间饮酒还会对胎儿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如胎儿酒精综合征等。所以女性酒精依赖症患者需要特别注意自身健康,尽早接受专业的治疗,同时在妊娠相关方面要严格避免饮酒,保护自身和胎儿健康。
有基础病史人群:对于本身患有肝脏疾病、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基础病史的人群,酒精依赖症会极大地加重原有病情。例如,本身有肝硬化基础的患者,饮酒会进一步损害肝脏,加快肝硬化的进展;有高血压基础的患者饮酒会使血压难以控制,增加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风险。这类人群一旦发现有酒精依赖症倾向,应在治疗酒精依赖症的同时,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并且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监测基础疾病的病情变化,医生在制定治疗方案时也需要综合考虑基础疾病的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