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流产的原因有哪些
流产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遗传因素如染色体异常,解剖因素如子宫畸形、宫腔粘连,内分泌因素如黄体功能不全、甲状腺功能异常,感染因素如细菌、病毒感染,免疫因素如自身免疫异常、同种免疫异常,还有不良生活方式如吸烟饮酒、过度劳累以及环境因素如化学物质接触、辐射暴露等,这些因素都会不同程度增加流产风险。
一、遗传因素
1.染色体异常:
染色体数目或结构的异常是早期流产最常见的原因。例如,三体综合征(如13-三体、18-三体、21-三体)等染色体数目异常情况较为多见。大量研究表明,在自然流产的胚胎中,约50%-60%存在染色体异常。从年龄因素来看,女性年龄越大,卵子发生染色体不分离的概率越高,导致胚胎染色体异常的风险增加;男性年龄过大时,精子的染色体也可能出现异常,从而增加流产风险。
二、解剖因素
1.子宫解剖结构异常:
子宫畸形:如单角子宫、双角子宫、纵隔子宫等。子宫畸形会影响子宫的正常形态和宫腔内环境,使得胚胎着床和发育的空间受限。研究发现,子宫畸形的女性发生流产的概率明显高于子宫形态正常的女性。例如,纵隔子宫会导致宫腔内的分隔,影响胚胎的血供和生长空间,从而增加流产风险。从生活方式角度,没有直接的生活方式因素会直接导致子宫畸形,但子宫畸形往往是先天性发育异常,在病史方面,若有先天性子宫发育异常的病史,流产风险相对较高。
宫腔粘连:多由于宫腔操作(如人工流产、诊断性刮宫等)损伤子宫内膜基底层,导致宫腔部分或完全粘连。宫腔粘连会使宫腔容积减小,影响胚胎的种植和发育。有宫腔操作病史的女性,发生宫腔粘连进而导致流产的风险增加。例如,多次人工流产的女性,宫腔粘连的发生率较高,流产风险也随之升高。
三、内分泌因素
1.黄体功能不全:
黄体分泌的孕酮对维持妊娠至关重要。黄体功能不全时,孕酮分泌不足,不能为胚胎着床和发育提供良好的内分泌环境。研究显示,约30%-40%的早期流产与黄体功能不全有关。从年龄因素看,随着女性年龄增长,黄体功能有下降趋势,尤其是35岁以上的女性,黄体功能不全的发生率相对较高。在病史方面,若有既往黄体功能不全的病史,再次妊娠时流产风险增加。
甲状腺功能异常:甲状腺功能减退或亢进都可能影响妊娠。甲状腺功能减退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影响胚胎的生长发育,增加流产风险;甲状腺功能亢进时,过高的甲状腺激素水平也会对妊娠产生不良影响。有甲状腺疾病病史的女性,在妊娠前及妊娠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甲状腺功能,否则流产风险会升高。例如,未控制好甲状腺功能的甲状腺功能减退女性,妊娠流产风险可达到20%左右。
四、感染因素
1.病原体感染:
细菌感染:如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孕妇感染支原体或衣原体后,可能引起子宫内膜炎等,影响胚胎的着床和发育。研究表明,支原体感染的孕妇流产风险较未感染孕妇升高。从生活方式角度,不注意性卫生等可能增加感染风险。在病史方面,若有生殖道感染病史,再次妊娠时感染复发导致流产的风险增加。
病毒感染:如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孕妇在妊娠早期感染风疹病毒,约50%的胎儿会出现先天性风疹综合征,导致流产、死胎或新生儿畸形;巨细胞病毒感染可引起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流产等;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可导致胎儿流产、早产等。不同病毒感染对妊娠的影响机制不同,但都会对胚胎或胎儿的发育产生严重不良影响。
五、免疫因素
1.自身免疫异常:
如抗磷脂综合征,患者体内存在抗磷脂抗体,这些抗体可引起胎盘血管血栓形成,影响胎盘的血供,导致胚胎或胎儿缺氧、发育停止,从而引起流产。抗磷脂综合征患者的流产率较高,据统计可达50%-90%。从病史角度,若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史,尤其是抗磷脂综合征等自身免疫异常相关疾病,妊娠流产风险显著增加。
同种免疫异常:母体对胚胎的免疫耐受不足,导致母体免疫系统攻击胚胎,引起流产。例如,封闭抗体缺乏是同种免疫异常的一种情况,封闭抗体可以抑制母体淋巴细胞对胚胎滋养层的细胞毒作用,缺乏封闭抗体时,母体对胚胎的免疫排斥反应增强,增加流产风险。
六、其他因素
1.不良生活方式:
吸烟饮酒:孕妇吸烟或过量饮酒会增加流产风险。香烟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质以及酒精都会影响胎盘的血供和胎儿的发育。研究发现,每天吸烟10支以上的孕妇,流产风险比不吸烟孕妇高1倍以上;过量饮酒的孕妇,流产发生率明显升高。从年龄角度,无论年龄大小,不良生活方式对妊娠的不良影响都是存在的,但对于育龄女性,尤其是计划妊娠的女性,应尽量避免吸烟饮酒。
过度劳累:长期过度劳累可能导致孕妇身体处于应激状态,影响内分泌平衡和身体的整体状况,从而增加流产风险。例如,从事高强度体力劳动或长期熬夜的孕妇,流产风险相对较高。
2.环境因素:
化学物质接触:孕妇接触铅、汞、苯等化学物质,可能通过胎盘影响胎儿发育,增加流产风险。例如,在职业环境中接触这些化学物质的孕妇,流产发生率明显高于未接触的孕妇。
辐射暴露:孕妇接受过量的辐射,如放射性物质接触、长时间处于高辐射环境等,会对胚胎造成损伤,导致流产。例如,在放射科工作且未做好防护的孕妇,流产风险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