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区分是肠炎还是脾胃虚弱
可从症状表现、病因机制、检查手段三方面区分肠炎与脾胃虚弱。症状上肠炎有感染性与非感染性不同表现,脾胃虚弱以消化功能减退等为主;病因上肠炎有感染、免疫、物理化学等因素,脾胃虚弱与饮食、劳逸、先天禀赋有关;检查上肠炎靠粪便常规、病原学、结肠镜等,脾胃虚弱靠中医望闻问切及西医排除性检查。
一、从症状表现区分
肠炎相关症状:
感染性肠炎:多有明确诱因,如食用不洁食物等,常出现腹痛,疼痛部位多与病变部位相关,如小肠炎多为脐周疼痛,结肠炎症多为左下腹或右下腹疼痛,疼痛性质可为绞痛等,还伴有腹泻,粪便性状多样,可为稀水样便、黏液脓血便等,严重时可伴有发热,体温可因感染病原体不同而有不同程度升高,一般由细菌等感染引起时,白细胞等炎症指标可升高。例如细菌性痢疾引起的肠炎,典型表现为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等。
非感染性肠炎:如炎症性肠病(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病程相对较长,溃疡性结肠炎多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腹泻、黏液脓血便,伴有左下腹隐痛,病情活动时可有发热、消瘦等全身表现;克罗恩病可表现为腹痛、腹泻、腹块、瘘管形成和肠梗阻等,可伴有发热、营养障碍等全身表现,且这些症状的出现与患者的免疫状态、肠道局部炎症反应等因素相关,不同年龄、性别患者表现可能有差异,比如年轻女性患溃疡性结肠炎相对较多见等。
脾胃虚弱相关症状:
主要以消化系统功能减退相关表现为主,常见腹胀,多在进食后加重,空腹时相对减轻,食欲减退,食量减少,可伴有神疲乏力,精神欠佳,体力容易疲劳,部分患者有大便溏薄,大便次数可增多或不成形,且这类症状的发作往往与饮食不节(如过食生冷、油腻等)、劳累过度等因素有关,不同年龄人群表现有一定特点,比如小儿脾胃虚弱时除了上述症状外,还可能有生长发育稍迟缓,面色萎黄等表现;老年人脾胃虚弱则可能更易在受凉、饮食不当时诱发症状加重。
二、从病因机制区分
肠炎病因机制:
感染因素:细菌(如大肠杆菌、沙门菌等)、病毒(如轮状病毒等)、寄生虫(如阿米巴原虫等)感染肠道,病原体侵入肠道后,在肠道内繁殖,引起肠道黏膜炎症反应,导致肠道的正常消化、吸收、运动等功能紊乱,不同病原体的感染途径和致病机制不同,例如轮状病毒主要侵犯小肠上皮细胞,引起细胞损伤和功能障碍。
非感染因素:
免疫因素:如炎症性肠病,是自身免疫介导的肠道慢性炎症性疾病,机体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肠道自身组织,导致肠道持续炎症损伤,遗传因素在其中也起一定作用,有家族聚集倾向等,不同性别、年龄人群的遗传易感性可能有差异。
物理化学因素: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阿司匹林等)可损伤肠道黏膜,导致肠炎发生;放射性照射肠道也可引起放射性肠炎等,这些因素对肠道黏膜的损伤机制不同,非甾体类抗炎药主要通过抑制环氧合酶,减少前列腺素合成,从而影响肠道黏膜的保护机制;放射性照射则是直接导致肠道细胞损伤、凋亡等。
脾胃虚弱病因机制:
饮食不节:长期暴饮暴食、过食生冷寒凉食物或肥甘厚味等,损伤脾胃的正常运化功能,例如儿童若经常食用冰淇淋等寒凉食物,容易损伤脾胃阳气,导致脾胃虚弱;成年人长期饮酒、吃辛辣油腻食物也会加重脾胃负担,影响脾胃功能。
劳逸失调:过度劳累耗伤气血,影响脾胃功能的正常运行;过度安逸则会使脾胃气机不畅,运化无力,老年人若长期缺乏运动,容易出现脾胃虚弱相关表现,小儿过度溺爱导致活动量少也可能影响脾胃功能。
先天禀赋不足:部分小儿生来脾胃功能较弱,与先天体质有关,而一些老年人由于机体衰退,脾胃功能也会逐渐减弱,这与年龄增长导致的脏腑功能减退相关,不同性别在先天禀赋方面可能无明显绝对差异,但个体差异存在。
三、从检查手段区分
肠炎相关检查:
粪便常规及病原学检查:粪便常规可观察粪便中有无红细胞、白细胞、寄生虫卵等,若有大量白细胞、红细胞,提示肠道有炎症、出血等情况;病原学检查可通过粪便培养等方法查找病原体,如培养出致病性细菌等可明确感染性肠炎的病原体,不同年龄患者留取粪便标本的要求和方法有一定特点,小儿留取标本需注意避免污染等。
结肠镜检查:对于肠炎诊断有重要价值,可直接观察肠道黏膜的病变情况,如炎症、溃疡、出血等,还可在病变部位取活检进行病理检查,以明确病变性质,炎症性肠病患者通过结肠镜检查可发现肠道黏膜的典型病变表现,如溃疡性结肠炎可见黏膜血管纹理模糊、充血水肿、糜烂、溃疡等,克罗恩病可见纵行溃疡、鹅卵石样改变等,不同年龄患者进行结肠镜检查的耐受性和操作难度有差异,老年人可能存在肠道蠕动功能减退等情况,小儿进行检查需更谨慎操作。
脾胃虚弱相关检查:
中医望闻问切:中医通过望诊观察患者面色、舌苔等,如脾胃虚弱患者常见面色萎黄、舌苔薄白或薄腻等;闻诊可听患者声音等;问诊了解患者饮食、二便等情况;切诊主要是切脉,通过脉象来判断脾胃功能状态,这种检查方式是中医独特的诊断方法,不受年龄、性别等特殊限制,但需要经验丰富的中医师进行准确判断。
西医相关检查:一般无特异性的实验室或影像学检查来直接确诊脾胃虚弱,可能会进行一些排除性检查,如血常规可了解有无贫血等情况,生化检查了解肝肾功能等,腹部超声等了解腹部脏器基本情况,若这些检查无明显异常,但患者有脾胃虚弱相关症状,可考虑脾胃虚弱,不同年龄人群的血常规、生化指标等正常参考范围不同,医生会综合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