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障碍和精神障碍的区别

来源:民福康

心理障碍精神障碍在定义、症状表现、诊断标准、治疗干预层面均有区别。心理障碍是较轻微异常行为,症状轻局限,诊断无严格统一标准,治疗以非药物心理干预为主;精神障碍是具临床意义且伴痛苦功能损害的综合征,症状严重全面,有严格诊断标准,治疗综合,药物是重要手段且需考虑多因素。

心理障碍:是指一个人由于生理、心理或社会原因而导致的各种异常心理过程、异常人格特征的异常行为方式,是一个人表现出的与预期的社会行为准则和规范相偏离的行为。例如,焦虑障碍中的广泛性焦虑,患者会长期处于过度的、持续的焦虑状态,表现为紧张、不安、心悸、手抖等,但从疾病诊断分类角度,其可能尚未达到精神障碍中更严重的疾病诊断标准。心理障碍的成因往往与个体的心理应激、早期生活经历等密切相关,不同年龄阶段人群均可发生,儿童可能因学业压力、家庭环境等出现特定的心理障碍表现,如考试焦虑等;成年人可能因工作压力、情感挫折等出现抑郁情绪相关的心理障碍。

精神障碍:是一类具有临床意义的行为或心理综合征或模式,它常伴有痛苦体验和(或)功能损害。精神障碍的诊断需要符合特定的诊断标准,如《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ICD-11)或《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等。例如精神分裂症,患者会出现感知觉障碍(如幻觉)、思维障碍(如思维散漫、破裂等)、情感障碍(情感淡漠等)以及行为障碍等多方面的异常,且这些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其病因涉及生物学因素(如遗传、神经生化异常等)、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等多方面,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的人群均可罹患,如男性和女性在某些精神障碍的患病率上可能存在差异,长期处于高压力生活方式下的人群患精神障碍的风险可能增加。

症状表现特点层面

心理障碍:症状相对较轻且较局限,一般不会出现严重的认知、情感及行为的全面紊乱。例如,适应障碍患者多是在明显的生活改变或环境变化时产生的短期情绪障碍和适应不良行为,如出现抑郁、焦虑情绪,伴有一定的适应不良行为,如社交退缩等,但患者的社会功能受损相对较轻,通过适当的心理调适或简单的干预措施往往可以改善。不同年龄人群的心理障碍症状表现有一定特点,儿童心理障碍可能更多表现为学习问题、情绪不稳定、行为冲动等;老年人心理障碍可能与认知功能减退、生活事件等相关,如离退休后出现的抑郁情绪等。

精神障碍:症状更为严重且具有系统性、全面性。以双相情感障碍为例,患者会出现躁狂发作和抑郁发作的交替或混合状态,躁狂发作时表现为情感高涨、思维奔逸、活动增多等;抑郁发作时则表现为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等,且这些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和社交功能,患者往往难以自行调整,需要专业的医疗干预。不同性别在精神障碍症状表现上可能有差异,如女性在经前期、孕期、产期等特殊时期患某些精神障碍的症状表现可能与激素变化等因素相关,生活方式不健康、有家族精神障碍病史等人群患精神障碍时症状可能更复杂、更严重。

诊断标准层面

心理障碍:诊断主要依据个体的临床症状表现、心理评估以及社会功能受损程度等,没有严格的、统一的、如精神障碍那样详细且标准化的诊断分类体系中的严格标准。例如,对于一般的心理疲劳,可能通过简单的心理访谈和自我报告等方式进行初步判断,但不满足精神障碍的诊断criteria。不同年龄的心理障碍诊断需要考虑其发育特点,儿童心理障碍的诊断需要结合儿童的发展阶段和行为表现进行综合评估,不能完全套用成人的诊断标准;老年人心理障碍的诊断需要考虑其认知功能衰退等因素对症状表现的影响,避免误诊或漏诊。

精神障碍:有严格的诊断标准体系。以ICD-11为例,对于抑郁症的诊断,需要符合一系列症状标准、严重程度标准、病程标准等。症状标准要求具有持续的心境低落、兴趣减退等核心症状以及其他相关症状;严重程度标准要求社会功能明显受损;病程标准要求症状持续一定时间等。不同性别在精神障碍诊断时需要考虑其生理、心理特点对症状表现的影响,生活方式因素可能会影响精神障碍的诊断评估,如有物质滥用生活方式的人群患精神障碍时,其诊断需要排除物质滥用等因素的干扰,有家族精神障碍病史的人群在诊断时需要更加详细地询问家族史并进行相关的评估。

治疗干预层面

心理障碍:治疗方法相对多样化且以非药物干预为主。常用的有心理治疗方法,如认知行为疗法、支持性心理治疗等。对于儿童心理障碍,游戏治疗等适合儿童特点的心理治疗方法较为常用;对于成年人心理障碍,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心理治疗方式。例如,针对考试焦虑的儿童,可以通过游戏治疗等方式帮助其缓解焦虑情绪,改善对考试的认知和应对方式。治疗过程中需要考虑不同年龄、性别等因素对治疗的影响,如女性在孕期等特殊时期进行心理治疗需要选择对胎儿无影响的治疗方式,老年人进行心理治疗需要考虑其认知功能和接受程度等。

精神障碍:治疗需要综合考虑,药物治疗是重要的手段之一,同时也可能结合心理治疗等。例如,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抗精神病药物是常用的治疗药物,同时可以结合心理社会康复治疗等。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不同年龄人群的药物代谢特点等,如儿童使用抗精神障碍药物需要特别谨慎,考虑其对生长发育等的影响;不同性别在药物治疗反应上可能存在差异,需要根据个体情况调整药物治疗方案。生活方式因素在精神障碍治疗中也需要关注,如鼓励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病情的康复。

了解疾病
抑郁症
抑郁症属于典型的精神障碍性疾病,具有发病率高、临床治愈率大、好发于秋冬季节的特点,发作时可表现为精力不足、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情绪低落、莫名不开心等,其中以明显且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部分病例可有自残,甚至自杀行为,同时伴有精神疾病症状,比如幻觉、痴心妄想等,严重时还可引起抑郁性木僵,即面部表情单一且固定、缺乏对刺激的反应、不爱说话、懒得动,甚至不动等。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脑外伤导致的精神障碍可以治愈吗
李士其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甲
脑外伤导致的精神障碍有可能可以治愈,也有可能无法治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决定。由脑外伤导致的精神障碍,属于器质性精神障碍,如果程度比较轻,一般及时对脑外伤进行治疗,使淤血消散,精神障碍可随着大脑器质性状态的改善而逐渐好转、消失,恢复正常。但如果脑外伤累及神经,导致颅内出血,造成患者出现精神障碍的问题,这种情况大多数无法完全恢复,目前主要是以
心理障碍和抑郁症区别?
杨乐金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心里障碍是指多种原因比如说社会因素或者是生理等因素所导致的异常的性格,行为特征或者是异常的心理活动状态。而抑郁症是指以显著的情绪低落为主要特征,并且会有心情低落或者是意志力减退甚至伴随自杀观念等的主要的表现。两者是包含关系,抑郁症是心理障碍的一种。
什么是抑郁精神障碍
杨乐金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抑郁正常指的是一种心境状态,指的明显的处于情绪低落,感到生活无意义,丧失信心,缺乏意志力,缺乏动力,想法悲观失望消极思维迟钝等状态,如果持续性的处在这种状态,一般就是表现出了抑郁精神障碍,对于抑郁精神障碍,要进行专业的治疗比较好,比如说可以经过心理认知治疗配合抗抑郁药物治疗。建议你自己放松心情,不要
酒精性精神障碍能彻底治好吗?
杨乐金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一般来说这种疾病有治好的可能性,往往需要综合治疗,此外在病人表现出精神异常的早期要积极治疗,一般要维持三个月以上的治疗,这种疾病病人往往有酒精依赖,因此病人要适当的控制酒精的摄入。
精神障碍和精神病的区别是什么?
杨乐金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精神障碍和精神病的主要区别在于精神障碍的范畴更大,精神病是包含在其中的,精神病可以认为是严重的精神障碍,包括偏执性精神病、精神分裂症等,而精神障碍除了包括精神病,还包括症状较轻的非精神病性的精神障碍。
心因性精神障碍怎么办?
杨乐金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心因性精神障碍主要是由于病人心理上受到强烈的精神刺激后造成的。对于这种精神障碍首先要进行心理治疗,帮助病人重新认识精神刺激事件,克服心理障碍。此外要鼓励病人多和外界接触,和他人交流沟通,宣泄自己内心的悲愤和不满。此外,对于严重的精神障碍病人可以给予利培酮或奥氮平进行治疗。
急性精神障碍
杨乐金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急性精神障碍一般在临床上主要是突然发病,表现为一过性的妄想,同时伴随行为和情感方面的异常,可能表现出妄想症状,比如神秘妄想、被害妄想,被控制体验等多种妄想。这种疾病发病时间比较急且短,临床表现很丰富,可能有妄想,幻觉,情绪不好,急性分裂样的精神症状等。临床上如果确诊的话,应该在正规的专业医生指导下应
精神障碍能恢复吗?
杨乐金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精神障碍积极的配合医生做治疗,定期的去医院复查,正常是会恢复的。考虑是由于遗传家族史和精神性疾病以及心理性变化有关,也不排除是环境性因素和生物因素以及抑郁症也会造成,或者还有可能是焦虑症和精神分裂症以及阿尔茨海默病造成的。有些病人容易表现出幻觉和幻听以及感觉减退的现象。早期发现的时候,需要及时到正规
癫痫性精神障碍的治疗方法?
梁保华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甲
癫痫性精神障碍通常泛指癫痫患者出现的多种精神心理障碍,需坚持用药治疗并进行规范的心理辅导。首先,癫痫患者需坚持服用卡马西平片、丙戊酸钠片、苯妥英钠片、苯巴比妥片、左乙拉西坦片等药物抑制癫痫发作,同时可根据精神障碍的具体类型选用抗焦虑药物、抗抑郁药物进行治疗。其次,癫痫性精神障碍患者的家属需在医师指导
什么是妄想性精神障碍
王锦霞 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 三甲
妄想性精神障碍是一种以系统妄想为主要症状的精神障碍。 妄想性精神障碍,又称偏执性精神障碍,是一种精神疾病,其主要特征为持续的系统妄想。这些妄想内容前后相互联系、结构严密、逻辑性较强,常见于原发性妄想。 患者可能会出现被害、钟情、夸大、幻觉、嫉妒等多种表现。尽管病程演进缓慢,患者可在不涉及妄想的情况下
情感性精神障碍的特点是什么
党亚梅 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惠爱医院 三甲
情感障碍包括抑郁症和躁狂症,抑郁症是整个人体功能低下,包括兴趣减退、情绪低落、注意力不够集中、反应迟钝、动作迟缓、睡眠障碍就是失眠、自卑、自我价值感低,甚至严重时有自杀倾向,活着没价值的想法等抑郁症状。躁狂症是机体比较旺盛亢奋的状态,包括言语多、思维比较快,讲起话来滔滔不绝,人比较亢奋,言谈中可能有些夸大,还有睡眠减少,人际交往之间的活动
童年创伤和成年精神障碍有什么关联
彭红军 主任医师
广州市惠爱医院 三甲
成年的精神障碍具体包括精神分裂症、抑郁症,还有其它的心理问题,目前病因尚未明确,归纳起来包括生物学、心理以及社会方面的因素。很多成年精神心理问题本身存在着一种遗传易感数值,在遗传易感数值的基础上,加上童年早期的创伤的影响,导致成为一种高危的因素。如果患者在成年后期,遭受精神创伤或者应激事件的诱发,成年期出现精神心理问题的概率会大很多。总之
情感性精神障碍的特点是什么
党亚梅 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惠爱医院 三甲
情感障碍包括抑郁症和躁狂症,抑郁症是整个人体功能低下,包括兴趣减退、情绪低落、注意力不够集中、反应迟钝、动作迟缓、睡眠障碍就是失眠、自卑、自我价值感低,甚至严重时有自杀倾向,活着没价值的想法等抑郁症状。躁狂症是机体比较旺盛亢奋的状态,包括言语多、思维比较快,讲起话来滔滔不绝,人比较亢奋,言谈中可能有些夸大,还有睡眠减少,人际交往之间的活动
什么是心理障碍
范雅坤 副主任医师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 三甲
心理障碍是包括人的情绪、感知、知觉、记忆、思维、人格、意识等,都会出现一部分的变化及精神活动,各方面都不会很协调。对于生活当中的事情或者工作,都不能够胜任,出现社会功能的退缩情况,其中包括很多的情绪问题,比如说焦虑、抑郁、过度的兴奋,甚至出现幻觉、妄想等症状。
偏执性精神障碍诊断标准
范雅坤 副主任医师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 三甲
通常偏执性的精神障碍的人群,会对他人有持久的无根据的不信任,而且会非常的敏感。对侮辱和伤害会耿耿于怀。思想行为非常的固执、死板、敏感、多疑、心胸狭隘等。通常持续的时间比较久,三个月以上,而且严重影响到工作和生活,造成周围人际关系比较差,自我评价过高,过分地认为自己特别重要,失败和责任都归咎于其他人等。以上异常表现,要考虑是否有偏执性的精神
老年精神障碍的表现
范雅坤 副主任医师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 三甲
老年精神障碍,也分不同的疾病,会有不同的表现。比如说老年痴呆,会表现在进行性认知功能减退,如记忆力、语言、定向障碍等,以及会出现幻觉、妄想、行为异常、人格改变等。老年的抑郁症,主要会表现在情绪低落、兴趣减退或者老年期的惊恐障碍明显会少于青壮年人。也有部分老年人会发生疑病症,患者通常病史会比较长,首次的发病通常继发于焦虑情绪或者抑郁情绪等。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