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小便有什么症状
尿毒症患者小便症状多样,包括尿量变化(少尿或无尿常见于病情较重时,因肾小球滤过率大幅下降致尿液生成减少,可加重水肿与毒素蓄积;早期或部分慢性肾衰竭患者可能多尿,尤其夜尿增多,源于肾脏浓缩功能减退)、尿液性状改变(颜色可能变淡、呈浓茶色、洗肉水样或酱油色,分别与尿液稀释、胆红素代谢异常、血尿或血红蛋白尿有关;气味可能有氨味,合并感染会有臭味)以及排尿异常(排尿困难因基础疾病累及神经血管致膀胱逼尿肌功能障碍或前列腺增生;尿频、尿急常因泌尿系统感染)。不同人群症状各有特点,老年患者病情进展快且排尿困难易现且严重,需综合管理基础疾病;儿童症状不典型,要细心观察并遵循儿科护理原则、注重营养支持;女性因生理结构易感染,要注意卫生及心理支持;有糖尿病、高血压病史者肾脏损害重,症状早且复杂,需严控血糖血压并警惕心脑血管并发症。
一、尿量变化
1.少尿或无尿:尿毒症患者肾脏功能严重受损,肾小球滤过率大幅下降,导致尿液生成减少。正常成人24小时尿量约为10002000ml,当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称为少尿,少于100ml称为无尿。对于尿毒症患者而言,少尿或无尿是常见症状,这意味着肾脏无法正常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和代谢废物。少尿或无尿不仅会加重水肿,还会使体内毒素不断蓄积,进一步损害身体各器官。例如,一项针对100例尿毒症患者的临床观察发现,约60%的患者在疾病进展过程中会出现少尿或无尿症状。
2.多尿:在尿毒症早期或部分慢性肾衰竭患者,可能会出现多尿症状,尤其是夜尿增多。这主要是因为肾脏浓缩功能减退,尿液不能充分浓缩。正常情况下,夜间排尿次数一般不超过2次,夜间尿量通常不超过白天尿量的1/3。而尿毒症患者夜间排尿次数可能增多至35次,夜间尿量甚至可能超过白天尿量。这是由于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碍,不能将原尿中的水分充分重吸收回血液,导致尿液增多。例如,研究表明部分早期尿毒症患者肾小管间质损伤,使得肾脏对尿液的浓缩稀释功能失衡,从而出现多尿表现。
二、尿液性状改变
1.尿液颜色改变:尿毒症患者尿液颜色可能变淡,呈无色透明状,这与多尿时水分排出过多,尿液被稀释有关。也可能出现浓茶色、洗肉水样或酱油色等异常颜色。浓茶色尿液可能是由于尿液中含有较多的胆红素,这提示肝脏或胆道系统可能存在问题,尿毒症患者常因毒素蓄积影响肝脏功能,导致胆红素代谢异常。洗肉水样或酱油色尿液可能是由于血尿或血红蛋白尿引起。血尿可能是由于肾脏疾病导致肾小球基底膜受损,红细胞漏出到尿液中;血红蛋白尿则可能是由于血管内溶血,血红蛋白释放入血后经肾脏排出。有研究统计,约20%的尿毒症患者会出现尿液颜色异常改变。
2.尿液气味改变:尿毒症患者的尿液可能会有特殊气味,类似于氨味。这是因为尿素等含氮代谢废物不能正常经肾脏排出,在体内蓄积并分解,通过尿液排出时产生氨味。这种气味的改变通常在尿毒症病情进展,体内毒素水平升高时更为明显。同时,若患者合并泌尿系统感染,尿液还可能出现臭味,这是由于细菌分解尿液中的成分产生特殊气味。
三、排尿异常
1.排尿困难:尿毒症患者由于长期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累及神经和血管,可能导致膀胱逼尿肌功能障碍,出现排尿困难症状。表现为排尿费力、尿线变细、射程缩短,严重时甚至需要借助腹压才能排出尿液。此外,前列腺增生在老年男性尿毒症患者中较为常见,也会压迫尿道,进一步加重排尿困难。一项针对老年男性尿毒症患者的调查显示,约40%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排尿困难症状。
2.尿频、尿急:尿毒症患者抵抗力下降,容易并发泌尿系统感染,炎症刺激膀胱黏膜,可引起尿频、尿急症状。尿频指排尿次数增多,正常人白天排尿46次,夜间02次,而患者可能白天排尿次数可达810次甚至更多。尿急则是指一有尿意即迫不及待要排尿,难以控制。例如,有研究发现,尿毒症患者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率较高,约30%的患者会因感染出现尿频、尿急等症状。
温馨提示:
1.对于老年尿毒症患者,因其本身各器官功能衰退,肾脏储备功能差,出现小便症状时可能病情进展更快。需密切关注尿量、尿液性状及排尿情况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就医。同时,由于老年患者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前列腺增生等,排尿困难症状可能更易出现且严重,在治疗尿毒症的同时,要注意对这些基础疾病的综合管理。
2.儿童尿毒症患者由于肾功能发育不完善,小便症状可能表现不典型。家长要格外细心观察孩子的排尿习惯,如是否出现排尿次数突然增多或减少、尿液颜色有无改变等。在治疗过程中,要严格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避免使用对儿童肾脏有潜在损害的药物。同时,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尿毒症可能影响其生长发育,要注意营养支持,保证充足的热量、蛋白质等摄入,以满足生长需求。
3.女性尿毒症患者由于生理结构特点,尿道短且直,更容易发生泌尿系统感染,出现尿频、尿急等症状。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会阴部清洁,勤换内裤。在经期更要注意卫生,避免感染加重。同时,女性患者在面对疾病时可能心理压力较大,家属要给予更多关心和支持,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4.有糖尿病、高血压等病史的尿毒症患者,因长期血糖、血压控制不佳,肾脏损害程度往往较重,小便症状可能更早出现且更复杂。要严格控制血糖、血压,遵循医嘱规律服药,定期监测相关指标,延缓病情进展。同时,这类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也较高,在关注小便症状的同时,也要警惕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