萎缩性胃炎是胃黏膜上皮和腺体萎缩等为特征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病因包括Hp感染、饮食习惯、自身免疫、年龄及其他因素,临床表现有消化不良、贫血相关表现等,诊断靠胃镜和病理活检,治疗分针对病因、对症及定期随访,特殊人群如老年、儿童、女性有不同注意事项。
一、定义
萎缩性胃炎是一种以胃黏膜上皮和腺体萎缩,数目减少,胃黏膜变薄,黏膜基层增厚,或伴幽门腺化生和肠腺化生,或有不典型增生为特征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
二、病因
1.幽门螺杆菌(Hp)感染:Hp感染是最主要的病因。Hp凭借其螺旋形结构容易钻透胃黏膜,其产生的尿素酶可分解尿素产生氨,中和胃酸,为Hp在胃黏膜表面定植创造有利环境,长期感染可引发炎症,逐渐导致胃黏膜萎缩等病变,约60%-90%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存在Hp感染。
2.饮食习惯:长期食用辛辣、腌制、烟熏、过烫等刺激性食物,会反复损伤胃黏膜,影响胃黏膜的正常修复和代谢,增加患萎缩性胃炎的风险。例如长期大量摄入腌制食品,其中含有的亚硝酸盐等物质在胃内可转化为致癌物质,同时对胃黏膜产生刺激。
3.自身免疫因素:自身免疫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体内存在针对壁细胞或内因子的自身抗体。壁细胞受损会导致胃酸分泌减少或缺乏,内因子缺乏会影响维生素B的吸收,进而引起巨幼细胞性贫血等。此类患者在遗传易感性基础上,由于自身免疫反应攻击胃黏膜相关组织,引发萎缩性改变,多见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或有家族遗传倾向的人群。
4.年龄因素:随着年龄增长,胃黏膜的生理功能逐渐衰退,胃黏膜的更新速度减慢,修复能力下降,更容易出现萎缩性改变。一般来说,50岁以上人群患萎缩性胃炎的概率相对较高。
5.其他因素:长期大量饮酒、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阿司匹林等)也会损伤胃黏膜,影响胃黏膜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增加萎缩性胃炎的发生风险。长期大量饮酒可直接刺激胃黏膜,破坏胃黏膜屏障;非甾体类抗炎药通过抑制环氧合酶-1,减少胃黏膜前列腺素的合成,影响胃黏膜的血流和修复。
三、临床表现
1.消化不良症状:多数患者会出现上腹部隐痛、胀满、嗳气、食欲不振等消化不良表现。疼痛无明显规律性,可为隐痛、胀痛等,进食后可能加重或无明显变化;胀满感可在进食少量食物后就出现,嗳气后可稍有缓解。例如部分患者进食一碗稀饭就感觉上腹部饱胀不适,持续较长时间。
2.贫血相关表现:自身免疫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若存在维生素B吸收障碍,可出现巨幼细胞性贫血相关表现,如乏力、头晕、面色苍白等。患者会感觉全身无力,活动耐力下降,稍微活动就出现头晕症状,面色看起来苍白无血色。
3.其他表现:少数患者可能出现消瘦、舌炎、腹泻等症状。消瘦是因为长期消化不良,营养吸收不良导致;舌炎表现为舌面光滑、舌质红等;腹泻则与胃黏膜萎缩影响消化吸收功能有关,大便可能不成形,次数增多。
四、诊断方法
1.胃镜检查:是诊断萎缩性胃炎的重要手段。通过胃镜可以直接观察胃黏膜的形态、颜色、血管纹理等情况,还可以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活检,明确胃黏膜的病理改变。例如可以看到胃黏膜色泽变淡,皱襞变细平坦,黏液湖变薄等典型表现,病理活检可发现胃黏膜上皮和腺体萎缩等特征性改变。
2.病理活检:是确诊萎缩性胃炎以及判断有无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等病变的金标准。医生会在胃镜检查时取多块胃黏膜组织,送病理科进行显微镜下观察,通过病理结果可以明确胃黏膜病变的程度和性质。
五、治疗原则
1.针对病因治疗:如果是Hp感染引起的,需要进行规范的抗Hp治疗,常用药物有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等)、铋剂(如枸橼酸铋钾等)和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等)联合使用,一般采用标准的四联疗法,疗程通常为10-14天,通过根除Hp可以缓解胃黏膜炎症,阻止萎缩性胃炎进一步发展。对于由自身免疫因素引起的,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主要是针对相关并发症进行处理,如维生素B缺乏引起贫血时,需要补充维生素B。
2.对症治疗:对于有消化不良症状的患者,可使用促进胃肠动力药物(如多潘立酮等)缓解腹胀、嗳气等症状;对于胃酸缺乏的患者,一般不需要补充胃酸,若有明显消化不良可适当使用消化酶制剂等。
3.定期随访:萎缩性胃炎尤其是伴有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的患者需要定期进行胃镜及病理复查,一般建议每年至少复查一次胃镜,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如是否出现癌变等情况,早期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患者:老年萎缩性胃炎患者多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在治疗时要充分考虑药物相互作用,例如同时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和治疗萎缩性胃炎的药物时,需警惕出血风险增加等情况。同时,老年患者胃黏膜修复能力更差,要更加注意饮食调理,建议进食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如软食、蒸蛋、鱼肉等,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加重胃黏膜损伤。
2.儿童患者:儿童萎缩性胃炎相对较少见,多与幽门螺杆菌感染、不良饮食习惯等有关。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需要谨慎选择药物,避免使用对儿童可能有较大不良反应的药物,且要注意用药的安全性和合理性。儿童患者的饮食调整尤为重要,要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规律进食,避免食用辛辣、油腻、过冷过热等刺激性食物,保证营养均衡,以促进胃黏膜的修复。
3.女性患者:女性在生理期、孕期、哺乳期等特殊时期患萎缩性胃炎时,治疗需特别谨慎。例如孕期用药要考虑对胎儿的影响,尽量选择对胎儿无明显不良影响的药物;哺乳期用药要考虑药物是否会通过乳汁影响婴儿,必要时可能需要暂停哺乳。同时,女性患者在心理上可能更容易因为疾病产生焦虑等情绪,家属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心理支持,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利于病情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