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分人格分裂与精神分裂

来源:民福康

人格分裂(分离性身份障碍)与精神分裂是不同的精神障碍,在定义本质上,人格分裂是分离障碍,与童年创伤相关,有不同身份控制行为且记忆等缺乏联系;精神分裂是严重精神病性障碍,涉及多方面障碍,发病因素复杂。症状表现上,人格分裂有身份状态交替及与童年创伤关联;精神分裂有精神病性症状、思维和行为紊乱等。诊断标准方面,人格分裂需符合DSM-5相关标准且考虑儿童特点;精神分裂需符合DSM-5持续精神病性症状等标准并综合评估儿童情况。治疗上,人格分裂以心理治疗为主、药物辅助;精神分裂以药物治疗为主、结合康复治疗,需专业医生准确区分诊断并制定个性化方案。

一、定义与本质

1.人格分裂(分离性身份障碍):是一种分离障碍,患者的人格状态出现分裂,表现为存在两种或更多完全不同的身份或人格状态,这些不同的身份会控制患者的行为,且彼此之间通常缺乏记忆等方面的联系,其发生可能与严重的童年创伤经历密切相关,比如长期遭受身体、性虐待等,不同身份的形成可能是个体应对创伤的一种防御机制。在儿童群体中,如果长期处于不稳定、受创伤的家庭环境等情况,可能增加患分离性身份障碍的风险,且女性相对可能在创伤经历后更易出现此类情况,但具体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

2.精神分裂: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属于精神病性障碍范畴,主要涉及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如出现幻觉(常见幻听)、妄想(如被害妄想、关系妄想等)、思维散漫、情感淡漠或不协调、行为异常等症状。其发病原因较为复杂,涉及遗传因素、大脑结构和功能异常、神经生化因素(如多巴胺功能异常等)以及环境心理社会因素等。精神分裂症在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病,但青壮年更为常见,男性和女性在发病率上没有绝对的显著差异,但男性发病可能相对更早,病情进展等方面可能有一定特点。

二、症状表现差异

1.人格分裂症状表现

身份状态交替:患者会交替出现不同的身份,每个身份有独特的记忆、行为模式、社交风格等。例如,一个人可能在一种身份下是内向、温顺的学生形象,而在另一种身份下变成外向、具有攻击性的成年人形象,且两种身份之间往往对彼此的经历缺乏记忆。在儿童中,如果出现分离性身份障碍,可能在游戏等活动中表现出不同角色的转换,但其记忆的缺失可能更难被察觉,因为儿童的认知发展特点可能影响记忆的整合等情况。

与创伤经历关联:通常能明确追溯到童年时期的严重创伤事件,这些创伤经历是导致人格分裂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有过童年创伤经历的儿童,家长和caregivers需密切关注儿童的心理行为变化,一旦发现异常的角色转换等情况要及时寻求专业帮助。

2.精神分裂症状表现

精神病性症状:幻觉方面,幻听最为常见,患者可能听到不存在的声音在评论自己、命令自己等;妄想是常见症状,如坚信有人要迫害自己、认为自己有特殊的身份或能力等。在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可能会出现学习成绩突然下降、对原本感兴趣的事物失去兴趣等表现,同时情感方面可能表现为对家人朋友的情感冷淡,与之前的性格特点有明显变化。

思维和行为紊乱:思维散漫,说话没有逻辑,前言不搭后语;行为异常,可能出现无目的的冲动行为等。对于成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其社会功能会受到严重影响,如无法正常工作、生活自理困难等,而在儿童青少年中,会影响其学业和社交功能的正常发展。

三、诊断标准差异

1.人格分裂的诊断标准

DSM-5标准:需符合存在两种或更多独特的身份或人格状态,控制患者的行为;有自我认同、记忆、认知、功能等方面的间断;这些症状不能用物质(如滥用毒品、药物)的生理效应来解释,也不能归于其他精神障碍(如癫痫所致精神障碍、分离性遗忘症等)。在儿童诊断时,要考虑儿童的发展水平,避免将正常的角色扮演等情况误判为分离性身份障碍,同时要详细评估儿童的成长环境、是否有创伤经历等因素。

2.精神分裂的诊断标准

DSM-5标准:持续存在的精神病性症状,如幻觉、妄想、思维形式障碍等,且这些症状持续存在一定时间(通常至少1个月);社会或职业功能明显受损;排除物质或一般医学情况所致的精神病性症状。对于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儿童的年龄特点,其症状表现可能与成年人有所不同,需要专业的精神科医生进行全面、细致的评估,包括心理测评、神经系统检查等多方面来排除其他可能的疾病。

四、治疗差异

1.人格分裂的治疗

心理治疗为主:通常采用个体心理治疗、家庭治疗等。个体心理治疗中,催眠疗法可能有助于患者整合不同的身份状态,让患者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不同身份及相关经历,从而实现身份的整合。在儿童治疗中,家庭治疗非常重要,要改善儿童所处的家庭环境,减少可能存在的创伤性因素,为儿童提供安全、稳定、支持性的家庭氛围,治疗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儿童的心理发展阶段,采用适合儿童的治疗方式,如游戏疗法等辅助心理治疗。

药物辅助:如果患者伴有焦虑、抑郁等情绪症状,可根据情况使用相应的抗焦虑、抗抑郁药物,但药物治疗不是主要的,而是辅助心理治疗来缓解相关伴随症状。

2.精神分裂的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如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如氯丙嗪等)和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如奥氮平、利培酮等),通过调节神经递质来控制精神病性症状。在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治疗中,要谨慎选择药物,考虑药物对儿童生长发育等方面的影响,密切监测药物的不良反应。

康复治疗:包括社会技能训练、职业康复训练等,帮助患者恢复社会功能和职业功能。对于儿童青少年患者,康复治疗要结合其年龄特点,设计适合的社交技能培养活动、学业支持等,促进其全面康复。

总之,人格分裂与精神分裂在定义本质、症状表现、诊断标准和治疗等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需要专业的精神科医生通过全面、系统的评估来进行准确区分和诊断,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通常是指以个人感知觉、情感和行为异常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慢性精神障碍性疾病。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人格分裂与精神分裂的区别是什么
刘建成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三甲
精神分裂一般是指精神分裂症,人格分裂与精神分裂症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定义、病因、症状等方面。 1、定义 人格分裂是指个体上存在两种或以上不同的人格状态。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的精神障碍,患者在个人意识、情绪、行为等方面都可能出现扭曲。 2、病因 人格分裂通常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如童年时期的创伤、家庭氛围紧
精神分裂与人格分裂的症状
蒋少艾 主任医师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三甲
精神分裂与人格分裂是两种不同的精神障碍。精神分裂主要表现有思维障碍、幻觉体验、情感异常、行为异常等。人格分裂主要表现有存在多个不同的人格状态、转换人格时的记忆缺失、对不同人格状态缺乏自知等。 一.精神分裂 1.思维障碍 患者的思维可能变得混乱、松散,出现妄想等异常思维内容。例如,可能坚信有人在监视或
人格分裂和精神分裂的区别
梁军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三甲
人格分裂和精神分裂有明显区别,例如病因不同、症状表现不同、认知功能的影响不同、治疗方法不同等。 首先,病因不同。人格分裂主要源于童年时期的创伤经历、不良环境或心理冲突等,是心理层面的问题;而精神分裂多与遗传因素、神经生物学因素以及环境中的压力等密切相关。 其次,症状表现不同。人格分裂患者会表现出多个
精神分裂和多重人格一样吗
梁军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三甲
精神分裂和多重人格是两种不同的精神障碍。 精神分裂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思维障碍,患者的思维可能变得混乱、不连贯,出现妄想等异常思维内容。例如,可能坚信有人在迫害自己。 2、幻觉体验,常见的如幻听,听到不存在的声音。 3、情感淡漠,对周围的人和事缺乏正常的情感反应。 4、行为异常,包括行为紊
多重人格和精神分裂相同吗
梁军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三甲
多重人格和精神分裂是不同的精神障碍。 多重人格,又称为解离性身份识别障碍,主要特点如下: 1、存在多个不同的人格状态 人格状态在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可能有显著差异。 2、转换频繁 不同人格可能交替控制个体的行为和意识。 3、通常源于严重的心理创伤 早期的创伤经历是导致这一障碍形成的重要因素。 精神
精神分裂和双重人格是一回事吗
梁军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三甲
精神分裂和双重人格是不同的精神障碍,不是一回事。 精神分裂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具有以下特点: 1.思维障碍 患者可能出现思维松散、思维中断、妄想等异常表现。例如,他们可能会坚信一些毫无根据的想法,如被跟踪、迫害等。 2.幻觉 常见的有幻听,患者会听到实际上不存在的声音。 3.情感异常 情感淡漠、情
人格分裂症的表现
梁军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三甲
人格分裂症,又称解离性身份识别障碍,主要表现为记忆缺失、情绪和行为的不稳定、自我感的丧失或混乱、对时间和空间的感知异常等,详情如下: 一、记忆缺失 患者对不同人格状态下的经历和行为可能存在部分或完全的记忆缺失,难以回忆起某些时间段内发生的事情。 二、情绪和行为的不稳定 不同人格状态可能表现出截然不同
精神分裂和人格分裂是什么
梁军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三甲
精神分裂和人格分裂是两种不同的精神障碍。 精神分裂主要表现为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异常和不协调。比如患者可能出现思维散漫、思维破裂、妄想等症状,难以进行有逻辑的思考和表达;同时,情感变得平淡或不协调,对周围事物缺乏正常的情感反应;此外,还可能有怪异的行为、动作刻板或无目的的活动等。 而人格分裂则
人格分裂
蒋少艾 主任医师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三甲
人格分裂即人格分裂症,一般是童年创伤、心理防御机制、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大脑结构与功能异常引起的。常见治疗方法为心理治疗、家庭治疗与支持系统、药物治疗。 一.原因 1.童年创伤 童年时期的极端、重复、长期的创伤经历,如身体虐待、性虐待、情感忽视或极端不稳定的生活环境,被认为是人格分裂形成的主要因素。
人格的特征
蒋少艾 主任医师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三甲
人格的特征包括独特性、稳定性、整体性、社会性等。 1.独特性 独特性是人格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它指的是每个人的人格都是独一无二的,无法被完全复制或替代。这种独特性不仅体现在人格特质的数量、组合方式上,还体现在每种特质的表现方式上。即使是同卵双生子,在遗传高度相似的情况下,他们的人格也不会完全相同。因为
人格分裂和精神分裂的区别
范雅坤 副主任医师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 三甲
人格分裂,也称分裂性的人格障碍,通常会表现在认知、思维、情感等方面的异常。精神分裂通常是表现在精神活动与环境特别不协调的特征表现,例如在悲伤的环境当中,患者却哈哈大笑或者是会出现幻觉、幻听、妄想、思维联想障碍、情感障碍、意志行为障碍等症状。
人格分裂是什么意思
范雅坤 副主任医师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 三甲
人格分裂是精神疾病当中的一种,患者表现在多个方面;部分人出现反常和特殊行为,如衣着打扮行为不合时宜,即在日常生活当中遇到悲伤、难过场景,患者易哈哈大笑。另外,患者与他人交往、沟通滞后,如用词不当或者表达意见非常不清晰。部分患者还易出现知觉体验的问题,如幻觉、幻想或者妄想等。
人格分裂症的表现
范雅坤 副主任医师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 三甲
人格分裂症的表现不一,因人而异;部分人易出现幻听现象,尤其是评论性幻听或者批评性幻听,总认为别人在议论或者辱骂自己。另外,部分人表现在思维方面,如出现思维破裂,无法与他人正常交谈;还易出现情感反应,与现实环境并不和谐,如现实环境开心、活跃气氛,但患者易出现悲伤、痛苦的表情。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