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急性肾小球肾炎
急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急性肾炎,以急性肾炎综合征为主要临床表现,多见于链球菌感染后。病因包括感染和免疫因素,临床表现有前驱症状、典型症状(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及严重表现(循环充血、高血压脑病、急性肾功能不全)。诊断依靠病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治疗包括一般治疗(休息、饮食调整)、治疗感染灶、对症治疗及严重并发症治疗。特殊人群(儿童、老年人、孕妇)有不同注意事项,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可转为慢性肾炎,痊愈后需定期复查并保持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复发。
一、定义
急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急性肾炎,是以急性肾炎综合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其特点为急性起病,患者出现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并可伴有一过性肾功能不全。多见于链球菌感染后,其他细菌、病毒及寄生虫感染也可引起。
二、病因
1.感染因素:最常见的是β-溶血性链球菌A组12型等“致肾炎菌株”感染,常在上呼吸道感染(多为扁桃体炎)、猩红热、皮肤感染(多为脓疱疮)等链球菌感染后发生。此外,其他细菌如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病毒如流感病毒、腮腺炎病毒、柯萨奇病毒等,以及疟原虫、血吸虫等寄生虫感染也可能诱发。
2.免疫因素:感染诱发机体免疫反应,产生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或者是抗原种植于肾小球后再结合循环中的特异性抗体形成原位免疫复合物,进而激活补体,导致肾小球损伤。
三、临床表现
1.前驱症状:发病前13周多有上呼吸道或皮肤感染史,如发热、咽痛、咳嗽、皮肤脓疱疮等。
2.典型症状
血尿:常为起病的首发症状,几乎全部患者均有血尿,其中肉眼血尿出现率约为40%。肉眼血尿颜色可呈洗肉水样或浓茶色,持续数天至数周后转为镜下血尿。
蛋白尿:几乎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蛋白尿,一般为轻、中度蛋白尿,大量蛋白尿者少见。
水肿:80%以上患者出现水肿,常为起病的初发表现,典型表现为晨起眼睑水肿或伴有下肢轻度可凹性水肿,少数严重者可波及全身。
高血压:约80%患者出现一过性轻、中度高血压,常与水钠潴留有关,利尿后血压可逐渐恢复正常。
3.严重表现
循环充血:常发生在起病12周内,由于水钠潴留、血容量增加而出现循环充血,表现为气急、端坐呼吸、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两肺满布湿啰音,心脏扩大,甚至出现奔马律等。
高血压脑病:由于血压急剧升高,超过脑血管代偿性收缩机制,使脑血管痉挛或脑血管高度充血扩张而致脑水肿,表现为剧烈头痛、呕吐、视力障碍、烦躁、惊厥、昏迷等。
急性肾功能不全:少数患者可出现少尿或无尿,血肌酐、尿素氮升高,发生急性肾衰竭,一般持续35日,其后尿量渐增,肾功能逐渐恢复。
四、诊断
1.病史:病前13周有链球菌等前驱感染史。
2.临床表现:具备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急性肾炎综合征表现。
3.实验室检查
尿液检查:可见红细胞、蛋白尿,尿沉渣可见红细胞管型、颗粒管型等。
血液检查:血清补体C3及总补体在发病初期下降,8周内逐渐恢复正常,对诊断本病意义很大;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滴度可升高,提示近期有链球菌感染。
肾功能检查:可有一过性血肌酐、尿素氮升高。
五、治疗
1.一般治疗
休息:急性期应卧床休息23周,直至肉眼血尿消失、水肿减退、血压正常,方可下床轻微活动;血沉正常可上学,但应避免剧烈活动;尿沉渣细胞绝对计数正常后方可恢复体力活动。
饮食:有水肿及高血压者应限制盐的摄入,一般每日12g;有氮质血症者应限制蛋白质摄入,给予优质动物蛋白0.5g/(kg·d);水肿重且尿少者,应控制液体入量,量出为入。
2.治疗感染灶:有上呼吸道或皮肤感染者,应选用无肾毒性抗生素治疗,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等,一般疗程为1014天。
3.对症治疗
利尿:经控制水、盐摄入后仍水肿、少尿者,可应用利尿剂,如氢氯噻嗪、呋塞米等。
降压:经休息、限盐、利尿后血压仍高者,可给予降压药,如硝苯地平、卡托普利等。
4.严重并发症的治疗
循环充血:应严格限制水、钠摄入,使用强利尿剂(如呋塞米);如有肺水肿可加用硝普钠;必要时可采用透析治疗以迅速改善症状。
高血压脑病:应选用快速有效的降压药物,如硝普钠静脉滴注,同时给予镇静、止惊、脱水降颅压等治疗。
急性肾功能不全:少数发生急性肾衰竭而有透析指征时,应及时进行透析治疗。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是急性肾小球肾炎的高发人群。患病后应严格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活动。饮食上要注意营养均衡,以满足儿童生长发育的需求。在药物治疗方面,要严格掌握药物剂量,避免使用对儿童生长发育有影响的药物,优先选择非药物干预措施,如调整饮食、休息等。家长要密切关注儿童的病情变化,如水肿、尿量、精神状态等,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2.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合并其他基础疾病的可能性较大,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患急性肾小球肾炎后,病情可能更为复杂,恢复也相对较慢。在治疗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老年人的肝肾功能,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同时,要加强对基础疾病的管理,控制血压、血糖等指标。老年人可能对疾病的耐受性较差,心理负担较重,家人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心理支持。
3.孕妇:孕妇患急性肾小球肾炎可能会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增加早产、流产等风险。在治疗时,要充分权衡药物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避免使用对胎儿有不良影响的药物。同时,要密切监测孕妇的血压、肾功能、胎儿的发育情况等。孕妇要保证充足的休息,合理饮食,以维持自身和胎儿的健康。
七、预后
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尤其是儿童患者,在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后,一般在数月内可临床痊愈。少数患者可遗留尿异常或高血压而转为慢性肾炎,部分老年患者、有持续性高血压、大量蛋白尿或肾功能损害者预后可能较差。患者在痊愈后要定期复查,监测尿常规、肾功能等指标,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感染,以降低复发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