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肚子疼这是怎么回事
胃痛肚子疼的常见原因包括消化系统疾病(如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肠炎、肠梗阻)及其他系统疾病累及(如心肌梗死、胆囊炎胆结石),伴随腹泻、呕吐、发热等不同症状有不同提示意义,出现剧烈持续不缓解疼痛、呕血黑便、休克表现、儿童伴特殊情况需及时就医,就医前要记录疼痛等情况、如实告知病史等。
一、常见原因及机制
(一)消化系统疾病相关
1.胃炎:
机制:各种原因如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等可引起胃黏膜炎症。胃黏膜受到刺激后,会出现充血、水肿等炎症反应,从而导致胃痛。例如,幽门螺杆菌可通过其产生的尿素酶分解尿素产生氨,中和胃酸,损伤胃黏膜屏障,引发胃炎相关的胃痛,同时可能伴有上腹部不适、腹胀等症状。不同年龄段人群均可发病,长期不良饮食习惯(如高盐、辛辣饮食)且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病史的人群更易患胃炎。
2.胃溃疡:
机制:主要是胃黏膜被胃酸和胃蛋白酶消化形成的慢性溃疡。典型症状为周期性、节律性上腹痛,疼痛多在餐后一段时间出现,其机制是进食后胃酸分泌增加,刺激溃疡面引起疼痛。胃溃疡的发生与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酸分泌过多等因素密切相关,不同性别均可发病,长期精神紧张、饮食不规律的人群风险相对较高。
3.十二指肠溃疡:
机制:多发生在十二指肠球部,与胃酸分泌过多关系密切。疼痛特点常为空腹痛,即餐前痛,进食后缓解,这是因为空腹时胃酸直接进入十二指肠,刺激溃疡部位导致疼痛。幽门螺杆菌感染也是重要病因之一,好发于中青年人群,长期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4.肠炎:
机制:感染(如细菌、病毒感染)、免疫因素、肠道缺血等均可引起肠炎。例如细菌性肠炎,常见的如大肠杆菌感染,细菌在肠道内繁殖,释放毒素,刺激肠道黏膜,导致肠道蠕动加快、黏膜炎症,出现肚子疼、腹泻、腹痛等症状。不同年龄都可能发生肠炎,卫生习惯较差、食用不洁食物的人群更易感染致病微生物而患肠炎。
5.肠梗阻:
机制:各种原因引起肠道内容物通过障碍,可分为机械性肠梗阻(如肠粘连、肠道肿瘤等导致肠腔狭窄)、动力性肠梗阻(如腹部手术、腹膜炎等引起肠壁肌肉运动功能紊乱)等。肠梗阻发生后,肠道内容物通行受阻,近端肠道扩张、积气积液,刺激肠道神经引起肚子疼,同时伴有呕吐、停止排气排便等症状。任何年龄都可能出现肠梗阻,腹部手术后患者、有肠道基础疾病(如肠道肿瘤)人群风险相对较高。
(二)其他系统疾病累及
1.心肌梗死:
机制:少数情况下,心肌梗死可表现为上腹部疼痛,这是因为心脏的神经传导与上腹部神经有交叉,心肌缺血缺氧时,疼痛信号可能被误传到上腹部。多见于中老年人,有冠心病病史、高血压、高血脂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人群更易发生心肌梗死并出现不典型的上腹部疼痛症状。
2.胆囊炎、胆结石:
机制:胆囊或胆管内结石形成,刺激胆囊壁或胆管,引起胆囊的炎症反应。疼痛多位于右上腹,可放射至右肩部,进食油腻食物后常诱发疼痛。胆囊炎、胆结石在各年龄段均可发生,肥胖、高脂饮食的人群患胆结石的风险较高,进而易引发胆囊炎导致肚子疼等症状。
二、伴随症状及提示意义
(一)伴随腹泻
1.急性肠炎:若胃痛肚子疼同时伴有频繁腹泻,大便呈稀水样或伴有黏液脓血,多考虑为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肠炎。例如诺如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胃肠炎,除了腹痛、腹泻外,还可能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好发于人群聚集场所,如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
2.肠易激综合征:多见于中青年,疼痛多在排便后缓解,可伴有腹泻或便秘交替,症状常与精神因素有关,如长期精神紧张、焦虑等可能诱发或加重病情。
(二)伴随呕吐
1.幽门梗阻:常见于胃溃疡并发幽门梗阻的患者,表现为胃痛、肚子疼,呕吐物为宿食,有酸臭味,呕吐后腹痛可暂时缓解。多发生于有长期胃溃疡病史的患者。
2.肠梗阻:除了腹痛、呕吐外,还伴有停止排气排便,呕吐物可随梗阻部位高低不同而有所差异,高位肠梗阻呕吐出现早且频繁,呕吐物多为胃及十二指肠内容物;低位肠梗阻呕吐出现较晚,呕吐物可为粪样。
(三)伴随发热
1.急性胰腺炎:多有暴饮暴食或饮酒诱因,除了上腹部剧烈疼痛(可向腰背部放射)外,常伴有发热,体温多在38℃-39℃左右,病情严重时发热可更高。多见于成年人,尤其是有胆道疾病(如胆结石)、高脂血症的人群。
2.腹腔脏器感染:如化脓性胆囊炎、阑尾炎等,除了局部的腹痛症状外,常伴有发热,阑尾炎初期多表现为脐周疼痛,逐渐转移至右下腹固定疼痛,同时可伴有发热。
三、就医建议及注意事项
(一)及时就医情况
1.当胃痛肚子疼剧烈且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呕血、黑便(提示消化道出血)时,应立即就医。例如胃溃疡患者出现大量呕血,类似咖啡渣样物质或柏油样黑便,可能提示溃疡出血,需紧急处理。
2.若出现腹痛伴有休克表现,如面色苍白、出冷汗、血压下降等,可能是腹腔内严重出血(如肝脾破裂等)或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等危重症,需马上就医。
3.对于儿童出现胃痛肚子疼,尤其是伴有精神萎靡、反复呕吐、发热不退等情况,要高度重视,及时带儿童就医,因为儿童病情变化较快,需排除急性阑尾炎、肠套叠等儿科急重症。
(二)就医前注意事项
1.记录疼痛的具体情况,包括疼痛开始时间、部位、性质(是绞痛、胀痛还是隐痛等)、程度以及是否有诱因(如进食、饮酒等)。例如记录疼痛从进食后半小时开始,为上腹部胀痛,进食油腻食物后诱发等信息,有助于医生诊断。
2.对于就诊的患者,应如实告知医生自己的病史,包括是否有消化系统疾病史、心血管疾病史等,女性患者还需告知月经情况,因为宫外孕等疾病也可能出现类似腹痛症状。
3.特殊人群如老年人,本身可能有多种基础疾病,在就医时要向医生详细说明既往病史、目前正在服用的药物等情况,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影响诊断和治疗。儿童患者就医时,家长要配合医生详细描述儿童的症状表现、发病前后的饮食情况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