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肺结核有哪些方法
中医治疗肺结核包括中药内服、针灸治疗、推拿按摩辅助等方法。中药内服需辨证论治,分肺阴亏损、阴虚火旺、气阴耗伤、阴阳两虚型分别用药;针灸选穴遵循原则且操作有要求;推拿按摩选肺经相关经络及背部膀胱经操作。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女性患者有不同注意事项。
一、中药内服
1.辨证论治
肺阴亏损型:常见症状为干咳,咳声短促,或咯少量黏痰,或痰中带有血丝,色鲜红,胸部隐隐闷痛,午后自觉手足心热,或见少量盗汗,皮肤干灼,口干咽燥。舌红苔薄,脉细数。治以滋阴润肺,方用月华丸加减,该方由沙参、麦冬、天冬、生地、熟地、山药、百部、川贝、茯苓、獭肝、三七、阿胶等组成,具有滋阴润肺止咳的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方中百部等药物具有一定的抗结核分枝杆菌作用。
阴虚火旺型:症状表现为咳呛气急,痰少质黏,或咯吐黄痰量多,时时咯血,血色鲜红,午后潮热,骨蒸,五心烦热,颧红,盗汗量多,口渴,心烦,失眠,性情急躁易怒,或胸胁掣痛,男子可见遗精,女子月经不调,形体日渐消瘦。舌红而干,苔黄或剥,脉细数。治以滋阴降火,方用百合固金汤合秦艽鳖甲散加减。百合固金汤由百合、生地、熟地、当归、白芍、川贝、麦冬、甘草、玄参、桔梗组成,有滋阴润肺、化痰止咳之功;秦艽鳖甲散由秦艽、鳖甲、地骨皮、柴胡、青蒿、知母、当归、乌梅组成,能滋阴清热、除蒸杀虫,现代研究显示其中部分药物对结核分枝杆菌有抑制作用。
气阴耗伤型:症见咳嗽无力,气短声低,咳痰清稀色白,量较多,偶或咯血,血色淡红,午后潮热,伴有畏风,怕冷,自汗与盗汗可并见,纳少神疲,便溏,面色白,颧红。舌质光淡,边有齿印,苔薄,脉细弱而数。治以益气养阴,方用保真汤或参苓白术散加减。保真汤由黄芪、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当归、白芍、熟地黄、生地黄、天冬、麦冬、五味子、柴胡、地骨皮、黄柏、知母、莲心、陈皮组成,有益气养阴、清退虚热之效;参苓白术散由人参、茯苓、白术、山药、白扁豆、莲子、薏苡仁、砂仁、桔梗、甘草组成,能健脾益气、培土生金,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其中一些药物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辅助抗结核治疗。
阴阳两虚型:症状为咳逆喘息少气,咯痰色白有沫,或夹血丝,血色暗淡,潮热,自汗,盗汗,声嘶或失音,面浮肢肿,心慌,唇紫,肢冷,形寒,或见五更泄泻,口舌生糜,大肉尽脱,男子遗精、阳痿,女子经闭。舌淡或光嫩少津,脉微细而数,或虚大无力。治以滋阴补阳,方用补天大造丸加减,该方由人参、黄芪、白术、山药、茯苓、当归、芍药、枣仁、远志、枸杞子、紫河车、龟板、鹿角、熟地黄、大生地组成,有阴阳双补、培元固本之功效,其药物成分可从多方面调节机体状态,辅助肺结核的治疗。
二、针灸治疗
1.选穴原则
常选取与肺相关的穴位以及调节全身气血阴阳的穴位。例如肺俞穴,是肺之背俞穴,位于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针刺肺俞穴可调理肺脏气血,对于肺结核引起的咳嗽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膏肓穴,位于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膏肓穴与肺结核的关系密切,古代就有针灸膏肓穴治疗肺痨(肺结核古称肺痨)的记载,现代研究也表明针刺膏肓穴等穴位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根据不同的证型选取相应穴位,如肺阴亏损型可加太溪穴,太溪穴是肾经原穴,肾阴不足则肺阴亦虚,太溪穴可滋阴补肾,辅助肺阴的滋养;阴虚火旺型可加照海穴,照海穴为八脉交会穴,通于阴跷脉,有滋阴降火的作用;气阴耗伤型可加足三里穴,足三里是胃经合穴,为强壮要穴,可健脾益气,补充机体正气;阴阳两虚型可加关元穴,关元穴是任脉与足三阴经交会穴,为元气之所存,可补肾培元,调节阴阳。
2.针灸操作
针刺穴位时要遵循无菌操作原则。一般采用平补平泻或补泻兼施的手法。对于肺俞穴等背部穴位,针刺深度要适中,避免过深造成损伤。留针时间一般为15-30分钟。艾灸也可用于肺结核的辅助治疗,如艾条温和灸肺俞穴等,每次灸10-15分钟,以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艾灸有温通经络、散寒补虚的作用,对于气阴耗伤、阴阳两虚等证型有一定的益处,但对于咯血等症状明显的患者要谨慎使用艾灸,防止加重出血。
三、推拿按摩辅助
1.经络推拿
可选择肺经相关经络进行推拿。如按揉尺泽穴,尺泽穴为肺经合穴,位于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用拇指按揉尺泽穴,每次按揉1-3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可起到宣肺理气的作用,对于肺结核引起的咳嗽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推拿背部膀胱经,从大椎穴至腰部肾俞穴部位,用擦法、揉法等,以膀胱经的循行路线为主,擦法要以局部发热为度,揉法要力度适中,通过推拿背部膀胱经可调节肺脏及全身的气血运行,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对于肺结核患者的康复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但推拿按摩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对于有严重咯血、发热等急性症状的患者要谨慎操作,防止因推拿不当引起病情波动。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儿童肺结核患者在采用中医治疗时,要特别注意针灸和推拿的操作。儿童皮肤娇嫩,穴位浅薄,针灸时要严格控制针刺深度和手法,避免过度刺激。推拿按摩要由专业医护人员操作,根据儿童的体质和病情调整手法力度和操作部位,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机体各方面功能尚未完善,要以温和、适度的中医辅助治疗为主,避免对儿童机体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2.老年患者:老年肺结核患者中医治疗时,要考虑其机体功能衰退的特点。在中药内服方面,要注意药物的选择和用量,因为老年人肝肾功能有所减退,药物代谢能力下降,要避免使用过于峻猛的药物。针灸和推拿时,要注意老年患者的耐受程度,针灸的针刺深度和艾灸的温度要适当调整,推拿力度也不宜过大,防止引起老年患者的不适或损伤。同时,老年患者往往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在中医治疗过程中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与基础疾病的治疗相互协调。
3.女性患者:女性肺结核患者在月经期间进行中医治疗时要注意。针灸选穴要避开腰骶部等与月经相关的穴位区域,避免引起月经不调等情况。中药内服时,要考虑月经周期对药物的影响,有些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可能会导致月经量过多,在月经期间要慎用。而对于因肺结核导致的月经不调等症状,在中医治疗时要综合调理,既要针对肺结核进行治疗,又要兼顾女性生殖系统的特点进行辨证论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