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中医怎么治疗
慢性胃炎可通过辨证论治、针灸、推拿按摩、饮食调理、生活方式调整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来综合治疗。辨证论治分肝胃不和、脾胃虚弱、脾胃湿热、胃阴不足型,分别用不同方剂;针灸选中脘等穴位,实证泻、虚证补;推拿按摩有腹部和背部按摩;饮食要规律,根据证型调整;生活要作息规律、适度运动;特殊人群如老、幼、妊娠期、哺乳期女性各有注意要点。
一、辨证论治
1.肝胃不和型:多因情志不遂,肝失疏泄,横逆犯胃所致。症见胃脘胀痛,痛连两胁,遇烦恼则痛作或痛甚,嗳气、矢气则痛舒,胸闷嗳气,喜长叹息,大便不畅,舌苔多薄白,脉弦。治以疏肝理气,和胃止痛,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减。现代研究表明,柴胡疏肝散中的药物成分具有调节胃肠运动、抗炎等作用,能改善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患者的症状。
2.脾胃虚弱型:可因饮食不节、劳累过度等损伤脾胃,导致脾胃虚弱。症见胃脘隐痛,绵绵不休,食后胀满,食欲不振,神疲乏力,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弱。治以健脾益气,和胃止痛,方用四君子汤合黄芪建中汤加减。研究发现,四君子汤等方剂中的药物能调节胃肠黏膜屏障功能,促进胃肠黏膜修复,对脾胃虚弱型慢性胃炎有治疗作用。
3.脾胃湿热型:多由感受湿热之邪或饮食不节,湿浊内生,郁而化热所致。症见胃脘灼热疼痛,嘈杂泛酸,口干口苦,渴不欲饮,身重肢困,大便黏腻不爽,舌苔黄腻,脉滑数。治以清热化湿,和胃降逆,方用清中汤加减。相关研究显示,清中汤中的药物成分具有抗菌、抗炎及调节胃肠动力等作用,可改善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的病理状态。
4.胃阴不足型:常因久病耗伤胃阴,或温热病后伤阴所致。症见胃脘隐隐灼痛,似饥而不欲食,口燥咽干,五心烦热,消瘦乏力,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细数。治以养阴益胃,和中止痛,方用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加减。研究表明,一贯煎等方剂中的药物能调节胃液分泌,改善胃黏膜血液循环,对胃阴不足型慢性胃炎有一定疗效。
二、针灸治疗
1.体针:选取中脘、足三里、内关等穴位。中脘为胃之募穴,腑会之所,可健运中州,调理脾胃;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合穴,“肚腹三里留”,能健脾和胃,扶正培元;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经之络穴,又是八脉交会穴,通于阴维脉,可宽胸理气,和胃降逆。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虚实夹杂者平补平泻。现代针灸研究证实,针刺这些穴位能调节胃肠神经功能,改善胃肠蠕动及消化液分泌,对慢性胃炎有治疗作用。
2.艾灸:适用于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可选取神阙、气海、关元、中脘等穴位。神阙为生命之根蒂,艾灸神阙能温阳救逆,健运脾胃;气海、关元为补益元气之要穴;中脘为胃之募穴。通过艾灸温热刺激,起到温阳散寒、健脾和胃的作用。艾灸时要注意温度适宜,避免烫伤皮肤,一般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
三、推拿按摩
1.腹部按摩:患者取仰卧位,医者用掌根或全掌从胃脘部开始,缓慢向下按摩至小腹,反复操作5-10分钟,然后按揉中脘、天枢、气海等穴位,每穴按揉1-2分钟。腹部按摩能促进胃肠蠕动,改善消化功能,缓解胃脘胀痛等症状。对于不同证型的慢性胃炎,按摩时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手法力度,如脾胃虚寒型可适当加重按揉力度以温阳散寒。
2.背部推拿:患者取俯卧位,医者用滚法在背部膀胱经循行部位操作,从大椎穴向下至腰部,往返操作3-5分钟,然后按揉脾俞、胃俞、肾俞等穴位,每穴按揉1-2分钟。背部推拿能调节脏腑功能,通过刺激背部穴位,起到调理脾胃的作用,对慢性胃炎的治疗有一定帮助。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儿童等进行推拿按摩时,要注意手法轻柔,力度适中,避免过度用力造成损伤。老年人肌肉、骨骼功能相对较弱,儿童骨骼等尚未发育完全,轻柔的手法更能保证安全且达到治疗效果。
四、饮食调理
1.合理搭配饮食:无论哪种证型的慢性胃炎患者,都应注意饮食规律,定时定量进餐。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咖啡、浓茶等,这些食物可能会刺激胃黏膜,加重病情。建议多食用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如小米粥、山药、南瓜、红枣等。小米粥具有健脾和胃的作用;山药能补脾养胃;南瓜有保护胃黏膜的功效;红枣可补益脾胃。
2.根据证型调整饮食:肝胃不和型患者应避免情绪刺激,可适当食用具有疏肝理气作用的食物,如芹菜、茼蒿、西红柿、萝卜、橙子、柚子、柑橘、香橼、佛手等。脾胃虚弱型患者可多食用益气健脾的食物,如山药、薏米、芡实、白扁豆等,同时要注意避免食用生冷食物,以免加重脾胃虚寒。脾胃湿热型患者应忌食甜食及肥腻食物,可适当食用清热化湿的食物,如绿豆、苦瓜、黄瓜、荠菜、马齿苋等。胃阴不足型患者可多食用滋阴养胃的食物,如百合、银耳、梨、甘蔗等,避免食用温热燥烈之品。
五、生活方式调整
1.作息规律:保持充足的睡眠,一般成年人每天应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良好的睡眠有助于身体的自我修复,对慢性胃炎的恢复有积极作用。熬夜等不良作息习惯可能会影响胃肠功能的调节,加重病情。
2.适度运动: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瑜伽等。适度运动能促进胃肠蠕动,增强体质。但要注意避免在饱餐后立即运动,运动强度应适中,以身体微微出汗为宜。对于患有慢性胃炎且体质较弱的人群,如老年人、体质虚弱者,可选择较为温和的运动方式,逐渐增加运动时间和强度。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人:老年人慢性胃炎患者在治疗时要更加注重整体调理,由于老年人脏腑功能减退,在辨证论治时要注意兼顾脏腑气血阴阳的不足。在饮食调理上要更加精细,选择易消化的食物,且要注意营养均衡。针灸、推拿按摩等治疗时要特别注意手法轻柔,避免过度刺激。
2.儿童:儿童慢性胃炎相对较少见,多与饮食不节、喂养不当等有关。治疗时应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如调整饮食结构,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若需用药,应严格遵循儿科用药原则,避免使用对儿童胃肠刺激性大的药物。针灸、推拿按摩等治疗时要选择轻柔、安全的手法,且要充分考虑儿童的配合程度,以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3.妊娠期女性:妊娠期女性患慢性胃炎时,治疗要谨慎。饮食调理是基础,应选择对胎儿无影响且能缓解症状的食物。针灸治疗时要避免针刺可能引起宫缩的穴位,如合谷等。用药时要严格咨询医生,避免使用可能影响胎儿发育的药物。
4.哺乳期女性:哺乳期女性患慢性胃炎,在治疗时要考虑药物对乳汁的影响。可优先选择对乳汁影响较小的中医治疗方法,如饮食调理、推拿按摩等。若需用药,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安全的药物,并暂停哺乳或调整用药时间,以减少药物通过乳汁对婴儿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