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有什么临床表现
溃疡性结肠炎有消化系统表现、全身表现和肠外表现。消化系统表现有腹泻(常见,粪便多为黏液脓血便,频率和性状个体差异大,受年龄、生活方式、病史影响)、腹痛(多为轻至中度,左下腹或下腹常见,有疼痛-便意-便后缓解规律,受年龄、生活方式、病史影响)、腹胀(部分患者有,病情活动时易出现)、恶心呕吐(少见,病情严重或有并发症时可能发生);全身表现有发热(病情活动时可出现,受年龄、生活方式、病史影响)、消瘦(长期腹泻腹痛致食欲减退、营养吸收不良等引起,与病情活动度相关)、贫血(因慢性失血、营养不良等致轻至中度贫血);肠外表现有皮肤表现(如结节性红斑、坏疽性脓皮病,受年龄、生活方式、病史影响)、眼部表现(如葡萄膜炎、巩膜炎,受年龄、生活方式、病史影响)、关节表现(如外周关节炎、脊柱关节炎等,受年龄、生活方式、病史影响)。
一、消化系统表现
1.腹泻
是溃疡性结肠炎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多数患者有腹泻,粪便多为黏液脓血便,这是由于炎症导致肠黏膜糜烂、溃疡,黏液分泌增加以及出血等原因所致。腹泻的频率和粪便性状个体差异较大,轻者每日排便2-3次,重者可达每日10余次。例如,有研究显示,约75%-80%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会出现腹泻症状,其中约25%的患者粪便中含有黏液和脓血。
年龄因素:儿童患者腹泻表现可能因年龄不同而有差异,婴幼儿可能出现排便次数增多,伴有哭闹不安等表现;成年患者腹泻症状相对较易被察觉,但也需注意儿童患者可能因频繁腹泻导致脱水等严重后果。
生活方式:长期精神紧张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会影响肠道功能,加重腹泻症状,因为精神因素可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影响肠道蠕动和分泌功能。
病史:对于有溃疡性结肠炎病史的患者,腹泻可能是疾病复发或活动的重要标志。
2.腹痛
多为轻至中度腹痛,部位多在左下腹或下腹,有疼痛-便意-便后缓解的规律,部分患者可涉及全腹。疼痛性质多样,可为胀痛、绞痛等。炎症累及肠壁神经末梢或肠道痉挛等是引起腹痛的主要原因。一般来说,约60%-70%的患者会有腹痛症状,疼痛程度和频率与病情活动度相关,病情活动时腹痛可能更明显、频繁。
年龄因素:儿童患者腹痛表述可能不如成人准确,需要家长仔细观察,如儿童可能表现为哭闹、拒食等,同时要考虑儿童腹痛可能由肠道发育等因素与疾病相互影响。
生活方式:过度劳累、饮食不规律等生活方式可能诱发或加重腹痛,因为这些因素会影响肠道的正常生理功能。
病史:既往有溃疡性结肠炎发作史的患者,腹痛可能在疾病复发时出现,且与以往发作时的腹痛特点可能有一定关联。
3.其他消化系统表现
腹胀:部分患者会出现腹胀症状,与肠道蠕动功能紊乱、肠腔积气等有关。约30%-40%的患者可能伴有腹胀,尤其是在病情活动时,肠道炎症导致气体排出不畅,从而引起腹胀。
恶心、呕吐:较少见,但在病情严重、出现并发症如肠梗阻等情况时可能发生。当肠道炎症影响到胃肠道的正常消化和蠕动功能时,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症状,约10%-15%的患者可能有此表现。
二、全身表现
1.发热
病情活动时可出现低热,少数患者可出现高热。一般体温在37.5℃-39℃之间,高热时体温可超过39℃。发热是由于炎症反应导致体内炎性介质释放,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所致。约20%-30%的患者在疾病活动期会出现发热症状。
年龄因素:儿童患者发热时需特别关注,因为儿童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善,高热可能导致惊厥等严重并发症,所以儿童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出现发热时要及时采取适当的降温措施。
生活方式:免疫力低下的生活方式可能增加感染风险,从而加重发热等全身炎症反应,因此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对于控制发热等全身表现有重要意义。
病史:既往有溃疡性结肠炎反复发作且未有效控制的患者,全身炎症反应可能更明显,发热等全身表现可能更易出现且持续时间可能更长。
2.消瘦、贫血
消瘦:由于长期腹泻、腹痛导致患者食欲减退,营养物质吸收不良,加之炎症消耗等因素,患者可出现消瘦。病程较长的患者可能体重明显下降,体重下降程度与病情活动度相关,病情越重,消瘦可能越明显。约50%以上的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消瘦。
贫血:多为轻至中度贫血,主要是由于慢性失血(肠道黏膜出血)、营养不良等原因引起。患者可出现面色苍白、乏力等表现。约30%-40%的患者存在贫血情况。
年龄因素:儿童患者消瘦可能影响其生长发育,需要关注营养支持等问题;女性患者贫血可能在月经等生理因素影响下加重,要注意综合评估和处理。
生活方式:不良生活方式如挑食、节食等会加重消瘦和贫血情况,应建议患者保持均衡饮食。
病史:长期溃疡性结肠炎病史且未得到良好控制的患者,消瘦和贫血可能更为严重,需要长期监测和综合治疗来改善这些全身状况。
三、肠外表现
1.皮肤表现
如结节性红斑,多见于下肢伸侧,表现为红色疼痛性结节,直径约1-5cm,多见于病情活动期患者。还有坏疽性脓皮病,较少见,表现为皮肤溃疡,好发于下肢。约10%-20%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会出现皮肤表现。
年龄因素:儿童患者皮肤表现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儿童皮肤相对娇嫩,在处理皮肤病变时需更加谨慎,避免刺激皮肤加重病情。
生活方式:皮肤局部卫生不良等生活方式可能诱发或加重皮肤表现,应指导患者保持皮肤清洁。
病史:既往有溃疡性结肠炎肠外表现的患者,再次发作时皮肤表现可能复发或加重,需要密切观察。
2.眼部表现
如葡萄膜炎、巩膜炎等。葡萄膜炎可出现眼痛、畏光、流泪、视力下降等表现;巩膜炎可表现为眼部疼痛、眼红等。约5%-10%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会出现眼部表现。
年龄因素:儿童患者眼部发育尚未成熟,眼部表现可能对视力发育产生影响,需及时就医处理眼部病变。
生活方式:用眼过度等生活方式可能加重眼部不适,应建议患者合理用眼。
病史:有溃疡性结肠炎眼部表现病史的患者,复发时眼部症状可能再次出现,要定期进行眼部检查。
3.关节表现
可出现外周关节炎,以大关节受累为主,如膝关节、踝关节等,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脊柱关节炎等中轴关节受累情况。约10%-20%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会有关节表现。
年龄因素:儿童患者关节表现可能影响其活动和生长发育,需要关注关节功能恢复和生长发育情况。
生活方式:过度劳累、关节损伤等生活方式可能加重关节症状,应指导患者适当休息和保护关节。
病史:既往有关节表现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病情复发时关节症状可能再次出现,要注意关节的监测和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