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方法有哪些
慢性支气管炎可通过中药内服、针灸、穴位贴敷治疗及生活方式调整来应对。中药内服按辨证论治分为风寒犯肺、风热犯肺、痰湿蕴肺、痰热郁肺、肺气虚耗、肺肾阴虚等型分别用药;针灸体针选肺俞等穴用相应手法,艾灸选肺俞等穴用温和灸等方法;穴位贴敷用白芥子等药贴肺俞等穴;生活方式上饮食要清淡易消化、营养均衡,起居要保持环境适宜、注意保暖,运动要选适当方式,特殊人群有相应注意要点。
一、中药内服治疗
1.辨证论治:
风寒犯肺型:常见症状为咳嗽声重、气急,咳痰稀薄色白,常伴鼻塞、流清涕、头痛等。一般选用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该方中麻黄、杏仁、甘草(三拗汤)可宣肺散寒,紫菀、百部、白前、桔梗(止嗽散)能止咳化痰,临床研究表明其对风寒犯肺型慢性支气管炎有较好的缓解作用,通过宣散风寒之邪,使肺气宣畅,从而减轻咳嗽等症状。
风热犯肺型:表现为咳嗽气粗,咳痰黏稠色黄,咽痛,常伴有鼻流黄涕、口渴等。多以桑菊饮加减,方中桑叶、菊花、薄荷、连翘等可疏风清热,杏仁、桔梗、甘草能宣肺止咳,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其中的药物成分具有一定的抗炎、解热作用,能有效改善风热犯肺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症状,通过疏散风热,使肺的宣降功能恢复正常。
痰湿蕴肺型:咳嗽反复发作,咳声重浊,痰多,因痰而咳,痰出咳平,痰黏腻或稠厚成块,进甘甜油腻食物加重,胸闷脘痞等。常以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加减,二陈平胃散中半夏、陈皮、茯苓、甘草、苍术、厚朴可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三子养亲汤中白芥子、苏子、莱菔子能降气化痰,临床实践发现该方对痰湿蕴肺型慢性支气管炎有良好疗效,通过燥湿化痰,调理脾胃,使痰湿得除,肺气得以顺畅。
痰热郁肺型:咳嗽气息粗促,或喉中有痰声,痰多质黏厚或稠黄,咯吐不爽,或有热腥味,胸胁胀满,咳时引痛等。用清金化痰汤加减,方中黄芩、山栀、知母、桑白皮清泄肺热,茯苓、贝母、瓜蒌、桔梗等化痰止咳,研究证实其具有清热化痰、宣肺止咳的作用,可有效减轻痰热郁肺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肺部炎症及痰液黏稠等情况,促进病情改善。
肺气虚耗型:咳嗽无力,气短声低,咳痰清稀色白,自汗,怕风,易感冒等。以补肺汤加减,方中人参、黄芪、熟地、五味子、紫菀、桑白皮能补肺益气,临床观察表明该方对肺气虚耗型慢性支气管炎有较好的补益肺气作用,有助于增强患者的肺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病情发作。
肺肾阴虚型:干咳,咳声短促,痰少黏白,或痰中带血丝,口干咽燥,或声音逐渐嘶哑,手足心热等。选用沙参麦冬汤合六味地黄丸加减,沙参麦冬汤中沙参、麦冬、玉竹、天花粉等滋养肺阴,六味地黄丸中熟地、山茱萸、山药、茯苓、泽泻、丹皮可滋补肾阴,二者合用能滋阴润肺、补肾纳气,对肺肾阴虚型慢性支气管炎有良好的调理作用,通过滋养肺肾之阴,改善阴虚症状,减轻咳嗽等表现。
二、针灸治疗
1.体针:
选穴:常取肺俞、脾俞、肾俞、定喘、膻中、太渊、太溪、足三里等穴。肺俞为肺之背俞穴,可调理肺气;脾俞健脾益气;肾俞补肾纳气;定喘为平喘要穴;膻中宽胸理气;太渊为肺经原穴,可补肺益气;太溪为肾经原穴,能滋补肾阴;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合穴,可健脾和胃,培补后天之本。
操作方法: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等采用适当的针刺手法,一般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留针一段时间后起针,临床研究显示针灸通过刺激这些穴位,能调节机体的气血阴阳平衡,改善肺的通气功能,缓解慢性支气管炎的咳嗽、气喘等症状,且不同穴位的配伍能针对不同证型的慢性支气管炎起到相应的治疗作用。
2.艾灸:
选穴:可选择肺俞、肾俞、气海、关元等穴。肺俞、肾俞艾灸能温补肾阳、补益肺气;气海、关元为人体元气所存之处,艾灸可培补元气。
操作方法:一般采用温和灸或隔姜灸等方法。温和灸是将艾条点燃后,距离穴位一定距离进行熏烤,以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隔姜灸是将姜片放在穴位上,上置艾炷点燃施灸。艾灸通过温热刺激穴位,起到温通经络、散寒补虚的作用,对于慢性支气管炎属虚寒证型的患者有较好的疗效,能改善患者的虚寒症状,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三、穴位贴敷治疗
1.药物组成与选穴:常用药物有白芥子、细辛、甘遂、延胡索等研末,加入适当赋形剂制成贴敷药物。选穴一般为肺俞、心俞、膈俞、定喘等背俞穴。
2.作用机制与疗效:穴位贴敷是通过药物对穴位的刺激,起到温通经络、化痰平喘等作用。药物成分经皮肤吸收,可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和呼吸道的局部炎症反应,临床研究发现穴位贴敷能有效减少慢性支气管炎的发作次数和发作程度,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尤其对缓解冬季病情加重等情况有一定效果,且对不同证型的慢性支气管炎均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通过刺激相关穴位,激发经络之气,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四、生活方式调整建议
1.饮食方面:
对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等,这些食物易生痰助火,加重病情。可适当多吃一些具有润肺、止咳、化痰作用的食物,如雪梨、百合、枇杷等。例如雪梨具有清热生津、润肺化痰的功效,可将雪梨炖煮后食用,对缓解咳嗽有一定帮助。
同时要注意营养均衡,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如多吃瘦肉、鱼类、新鲜蔬菜和水果等。
2.起居方面:
保持居住环境的空气流通和清洁,定期开窗通风,室内温度和湿度要适宜,一般室温保持在18-22℃,湿度保持在50%-70%为宜。避免接触烟雾、粉尘等刺激性物质,这些物质易刺激呼吸道,诱发慢性支气管炎发作。
患者要注意保暖,尤其是季节交替及寒冷天气时,及时增添衣物,预防感冒,因为感冒是诱发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常见原因之一。
3.运动方面:
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当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慢跑等。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心肺功能,但要注意运动强度适中,避免过度劳累。例如散步可以在每天早晚进行,每次30分钟左右,循序渐进地增加运动量;太极拳则适合不同年龄段的患者,通过缓慢、均匀的动作练习,能调节呼吸,增强肺功能。对于老年患者或体质较弱的患者,运动时要注意安全,避免摔倒等意外发生。
特殊人群方面,儿童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在治疗时要尤其注意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药物,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方法,如上述的穴位贴敷等温和的治疗方式,同时要注意饮食的营养均衡和易消化,起居方面要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避免接触过敏原等;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由于机体功能衰退,在治疗时要综合考虑其心、肝、肾等脏器功能,针灸、穴位贴敷等治疗要注意操作的安全性和适度性,生活方式调整要更加注重保暖和适度运动,防止因病情加重引发其他并发症等。女性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要注意保暖和情绪调节,避免因身体状态变化导致病情波动,在药物选择和治疗方法上也要充分考虑其生理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