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和人格分裂症有什么区别

来源:民福康

精神分裂症与分离性身份障碍(原人格分裂症)在疾病定义、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标准、治疗及特殊人群情况等方面存在差异。精神分裂症多起病于青壮年,病因涉及遗传、大脑结构功能及环境等,有阳性、阴性症状等表现,依相关标准诊断,以药物、心理、康复治疗为主;分离性身份障碍与童年创伤相关,有身份交替等表现,诊断复杂,以心理治疗为主、药物辅助;特殊人群中儿童青少年、女性、老年及有特殊病史者各有不同特点及相应诊疗考量。

一、疾病定义

1.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严重精神障碍,多起病于青壮年,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一般认为是遗传因素、大脑结构和功能异常以及环境心理社会因素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所致。主要表现为感知觉、思维、情感、意志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及精神活动的不协调,患者通常意识清楚,但自知力缺失。例如患者可能出现幻觉(如听到不存在的声音等)、妄想(如坚信有人要迫害自己等)、思维散漫等症状。

2.人格分裂症:目前医学上更常用的术语是分离性身份障碍(DID),以往曾被称为“多重人格障碍”,是一种较为罕见的精神障碍。其发病与严重的童年创伤经历密切相关,患者的记忆、身份认同、感知觉等方面存在分离,表现为个体存在两种或更多完全不同的身份状态,不同身份状态交替控制患者的行为等。

二、发病机制差异

1.精神分裂症:

遗传因素:大量家系调查、双生子及寄养子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在精神分裂症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研究发现,患者亲属中的患病率高于一般人群,且血缘关系越近,患病率越高。例如,同卵双生子的同病率比异卵双生子高得多。

大脑结构和功能异常:通过影像学检查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大脑存在一些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如颞叶、额叶等脑区的体积减小,脑室扩大,大脑皮质厚度变薄等;在脑功能方面,存在神经递质失衡,尤其是多巴胺、谷氨酸等神经递质系统的功能紊乱与精神分裂症的症状密切相关,多巴胺过度活动假说被广泛认可,认为多巴胺功能亢进导致了幻觉、妄想等阳性症状的产生。

环境心理社会因素:早期不良的生活事件,如童年时期的虐待、忽视、家庭环境的过度混乱等,可能增加精神分裂症的发病风险。例如,在充满冲突、缺乏关爱和支持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个体,患精神分裂症的概率相对较高。

2.分离性身份障碍(DID):主要与严重的童年创伤经历有关,尤其是儿童期遭受的身体虐待、性虐待等创伤性事件。这些创伤导致个体的心理防御机制过度激活,通过身份分离来应对极度痛苦的经历,以保护自己的心理免受进一步的伤害。例如,儿童在面对无法承受的创伤时,会将自己的意识、记忆等进行分割,形成不同的身份状态来分别应对不同的创伤相关情境。

三、临床表现不同

1.精神分裂症:

阳性症状:包括幻觉(如听幻觉、视幻觉等)、妄想(被害妄想、关系妄想、夸大妄想等)、思维形式障碍(思维散漫、思维破裂等)、怪异行为等。例如患者可能坚信周围人在背后议论自己、监视自己,或者听到不存在的声音在和自己对话等。

阴性症状:表现为情感平淡、言语贫乏、意志减退、社交退缩等。患者可能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面部表情呆板,很少主动说话,活动减少等。

认知功能障碍:可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执行功能障碍等。例如患者在学习新知识、处理日常事务时会出现困难,难以集中精力完成任务。

2.分离性身份障碍(DID):

身份状态交替:患者会出现两种或更多明显不同的身份状态,不同身份在性别、年龄、语言、口音、性格等方面可能完全不同。例如一个人可能在一种身份下是内向、胆小的女性,而在另一种身份下是外向、大胆的男性。

记忆缺失:患者对于重要的个人信息、生活事件等存在遗忘,且无法用一般的健忘来解释,往往与不同身份状态相关。比如患者可能不记得自己在某个身份状态下所经历的事情。

感知觉改变:不同身份状态下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可能不同,例如一种身份状态下对疼痛的耐受程度可能与另一种身份状态下不同等。

四、诊断标准区别

1.精神分裂症:依据《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等标准进行诊断。诊断要点包括持续存在的幻觉、妄想等阳性症状,或阴性症状为主的表现,且这些症状持续存在一定时间(通常至少1个月),社会功能和职业功能明显受损,排除其他精神障碍等。例如,患者存在明显的妄想症状持续超过1个月,同时社会功能如工作、社交等受到严重影响,就需要考虑精神分裂症的可能。

2.分离性身份障碍(DID):诊断相对复杂,需要综合多方面信息。首先要排除其他可能的精神障碍,如癫痫性精神障碍、物质滥用所致精神障碍等。诊断要点包括存在两种或更多身份状态交替控制患者的行为,有记忆缺失且无法用普通遗忘解释,患者的生活功能受到显著影响等。例如,通过详细的临床访谈、心理测试等发现患者存在不同身份状态交替出现,且有明显的记忆缺失与身份状态相关,同时其日常生活、人际关系等受到严重干扰,才考虑分离性身份障碍的诊断。

五、治疗差异

1.精神分裂症:

药物治疗:主要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如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氯丙嗪等)和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奥氮平、利培酮等)。这些药物通过调节神经递质来缓解症状,例如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相对副作用较少,更有利于长期治疗。

心理治疗:包括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等。支持性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应对疾病带来的压力和困难,增强患者的心理适应能力;认知行为治疗有助于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和行为模式。

康复治疗:包括职业康复、社交技能训练等,帮助患者恢复社会功能,重新融入社会。例如通过职业技能培训,让患者能够掌握一定的工作技能,重新找到工作。

2.分离性身份障碍(DID):

心理治疗为主:通常采用长程的心理动力学治疗、认知行为治疗等。治疗的目标是帮助患者整合不同的身份状态,使患者的自我意识统一,缓解由身份分离带来的痛苦和功能障碍。例如通过逐步引导患者面对过去的创伤经历,帮助不同身份状态之间进行沟通和整合。

药物辅助:在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等情绪症状时,可适当使用抗焦虑、抗抑郁药物,但药物治疗不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主要还是以心理治疗为核心。

特殊人群情况

1.儿童青少年:

精神分裂症:儿童青少年患精神分裂症相对较少,但一旦发病,对其成长影响较大。在诊断时要特别注意与儿童期其他精神障碍相鉴别,治疗上药物选择需谨慎,要考虑药物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心理治疗和康复治疗尤为重要,应尽早进行干预,帮助儿童青少年尽可能恢复社会功能,同时要关注其家庭环境的调整,为儿童青少年创造良好的支持性环境。

分离性身份障碍(DID):儿童期的分离性身份障碍更为罕见,多与严重的童年创伤密切相关。在诊断时要详细了解儿童的成长经历,尤其是是否有创伤性事件。治疗上心理治疗是关键,需要专业的儿童心理治疗师进行针对性的干预,同时要确保儿童在安全、稳定、充满关爱的环境中接受治疗,家长需要积极配合,帮助儿童整合身份状态,恢复正常的心理功能。

2.女性:

精神分裂症:女性在不同生理期(如青春期、孕期、哺乳期等)患精神分裂症的表现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孕期女性使用抗精神病药物需要谨慎权衡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哺乳期女性用药也需要考虑药物通过乳汁对婴儿的影响。在心理治疗方面,要关注女性患者的特殊心理需求,如孕期女性的焦虑、产后女性的情绪变化等。

分离性身份障碍(DID):女性患分离性身份障碍可能与女性在成长过程中更容易遭受某些创伤有关,如性虐待等。在治疗中要充分考虑女性患者的性别特点,提供更加个性化、具有针对性的心理治疗方案,关注女性患者在身份整合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心理变化,给予充分的理解和支持。

3.老年人群:

精神分裂症: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状表现可能与青壮年有所不同,可能更易出现认知功能衰退等情况。在治疗时药物选择要考虑老年人的肝肾功能等生理特点,心理治疗要注重提高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和社会适应能力,康复治疗要帮助老年人维持基本的生活功能和社交活动。

分离性身份障碍(DID):老年期的分离性身份障碍非常罕见,若出现相关症状,诊断和治疗都需要综合考虑老年人的身体和心理状况,治疗过程要更加注重安全性和舒适性,心理治疗要以帮助老年人缓解痛苦、整合身份为目标,同时关注老年人的整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4.有特殊病史人群:

精神分裂症:对于有既往精神疾病史的患者,在治疗精神分裂症时要考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等问题。例如有癫痫病史的患者使用抗精神病药物要谨慎,因为部分抗精神病药物可能诱发癫痫发作。需要根据患者的既往病史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和药物不良反应。

分离性身份障碍(DID):对于有严重童年创伤史的患者,在治疗分离性身份障碍时,要注意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引发患者对创伤经历的痛苦回忆,需要有经验的治疗师进行操作,确保治疗在安全、可控的范围内进行,同时要结合患者的既往病史综合评估治疗方案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通常是指以个人感知觉、情感和行为异常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慢性精神障碍性疾病。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青春型精神分裂症是什么疾病?
杨乐金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青春型精神分裂症属于精神分裂症的一种,多见于青少年儿童。青春行精神分裂症预后较差,现阶段还没有完全治愈的方法。青春型精神分裂症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青春期儿童体内的激素水平发生变化,表现出逆反心理,如果不能进行合理的疏导,会造成精神分裂症的发生。此外,孩子在情感上遭受强烈刺激,比如父母离异,或者学习严重下
抑郁障碍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
王锦霞 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 三甲
抑郁障碍和精神分裂症是两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它们在病因、症状、病程等方面都有所不同。 1.病因不同 抑郁障碍可能与遗传、生物化学、心理社会等因素有关。精神分裂症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遗传、神经发育、环境等因素有关。 2.症状不同 抑郁障碍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快感缺失、自责自罪、自杀观念或行为等
轻度精神分裂症能治好吗
王锦霞 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 三甲
轻度精神分裂症有可能治好。 轻度精神分裂症的症状相对较轻,患者的妄想、幻听等症状可能较为局限,且对社会功能的影响也较小,这使得治疗难度相对较低,患者更有可能通过治疗恢复正常的社会功能。同时,现代医学对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方法,其中药物治疗是其中的重要手段,通过遵医嘱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如
精神分裂症手术治疗好吗
王锦霞 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 三甲
精神分裂症手术治疗通常好。 手术治疗精神分裂症,主要是通过阻断或调整脑部异常的神经环路,以及调整某些神经递质的功能,如阻断多巴胺受体,以调低多巴胺所致的兴奋、亢进功能,从而起到治疗作用。这种直接干预病因的方式,理论上可以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病情。 任何手术都存在风险,包括感染、出血、神经损伤等。精神分
精神分裂症头痛怎么办
王锦霞 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 三甲
精神分裂症头痛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物理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等。 1.药物治疗 精神分裂症患者头痛,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利培酮、舍曲林、帕罗西汀等药物,缓解头痛的症状。 2.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减轻心理压力,改善应对方式,提高心理调适能力,从而缓解头痛症状。 3.物理治疗 物理治
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与预后
徐红平 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 三甲
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社会康复等。 1.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精神分裂症的主要治疗方法,旨在缓解症状、改善认知和社会功能。常用的药物包括帕罗西汀、氟西汀、地西泮等。 2.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改善应对技巧、情绪管理和社交技能,提高生活质量。常见的心理治疗方法包括认知行为疗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情感淡漠表现
徐红平 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 三甲
情感淡漠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主要表现为情感表达减少、社交退缩、对自身情况的认识不足等。 1.情感表达减少 患者可能无法表达出正常的喜怒哀乐等情感,面部表情呆板,对周围的事情缺乏兴趣和热情。 2.社交退缩 患者可能不愿意与他人交往,对社交活动缺乏兴趣,甚至回避与他人接触。 3.对自身情况的
单纯型精神分裂症能治好吗
徐红平 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 三甲
单纯型精神分裂症经过及时、规范的治疗,大多数患者的症状可以得到缓解,甚至治愈。患者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康复治疗等来处理。 1.药物治疗 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比如利培酮、氯丙嗪、奋乃静等,以缓解症状,改善认知功能。 2.心理治疗 认知行为疗法、家庭治疗等心理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患
轻微精神分裂症是什么
徐红平 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 三甲
轻微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精神疾病。 病因尚不完全明确,可能与遗传、神经发育、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幻觉、妄想、思维混乱、情感平淡等症状。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可以帮助缓解症状,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疾病和生活中的挑战。此外,患者的家人和朋友的支持也非常重要。需要注意
严重的精神分裂症怎么办
徐红平 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 三甲
严重的精神分裂症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社会康复等来处理。 1.药物治疗 药物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主要方法,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来缓解症状。常见的抗精神病药物包括利培酮、氯丙嗪等。 2.心理治疗 包括认知行为疗法、家庭治疗、社会技能训练等,可以帮助患者改善认知和应对方式,提高社会功
什么是精神分裂症
郭田生 主任医师
湖南省脑科医院 三甲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发病率高、病因不明、非常严重的一种精神疾病。精神分裂症又是精神疾病里面最严重的一种疾病,主要表现为性格分裂,思维独特,意志、行为活动不协调。精神分裂症的患者会出现幻觉、妄想,如敏感多疑,怀疑别人伤害自己,无中生有等。精神分裂症在我国的发病率大概是1%左右,全世界的研究结果表明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率是0.5%~1.6%之间。
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的区别是什么?
蒋少艾 主任医师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三甲
虽然抑郁症与精神分裂症都属于精神疾病范畴,但两者却有本质不同,精神分裂症是以思维障碍为特点,主要表现在感知、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障碍和精神活动不协调,一般无意识障碍和明显智能障碍,病程多迁延。抑郁症是以持续而严重情绪低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多由心理、社会因素致病,也有人把抑郁症称作为现代人易患心理感冒,此外,两者在诊断、治疗、预后等多
如何预防精神分裂症复发
陆小兵 主任医师
广州市惠爱医院 三甲
由于精神分裂症治疗的难度很大,很多时候患者治疗以后自制力仍然没有恢复,患者不认为自己有病,所以不愿意继续服用药物治疗,而首发精神分裂症都要治疗两到三年,第二次要四到五年,第三次要长期服药。如果患者不能服药,一停药就很容易复发,所以要达到良好的自制力恢复,是治疗原则目标。患者精神分裂症复发还和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引起药源性副反应有关,药源副
人格分裂和精神分裂的区别
范雅坤 副主任医师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 三甲
人格分裂,也称分裂性的人格障碍,通常会表现在认知、思维、情感等方面的异常。精神分裂通常是表现在精神活动与环境特别不协调的特征表现,例如在悲伤的环境当中,患者却哈哈大笑或者是会出现幻觉、幻听、妄想、思维联想障碍、情感障碍、意志行为障碍等症状。
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表现
范雅坤 副主任医师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 三甲
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表现存在一定的差异。有些患者会表现在幻觉、妄想、思维联想障碍、情感障碍、意志行为障碍等表现。幻觉症状中又包括比较常见的幻听,分为评论性幻听、命令性幻听等。另外,妄想是精神分裂症最常见的症状,通常会有被害妄想、关系妄想等。
精神分裂症的定义
范雅坤 副主任医师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 三甲
精神分裂症是最常见重症精神障碍之一,通常一些病人会具有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障碍以及精神活动和环境不协调,比如周围环境比较悲哀或者是比较难过,患者通常会表现在哈哈大笑或者是一些兴奋不已等症状。同时,精神分裂症也会导致患者不同程度社会功能受损。另外,大多数精神分裂症会有典型临床特征,比如幻觉、妄想、思维联想障碍、情感障碍、意志行为障碍等等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