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非萎缩性胃窦炎治疗方法为病因治疗与生活方式调整、症状缓解与药物干预、心理疏导与辅助治疗。

1.病因治疗与生活方式调整
慢性非萎缩性胃窦炎的核心病因包括幽门螺杆菌感染、饮食刺激、药物损伤及心理压力。若检测出幽门螺杆菌感染,需采用四联疗法(如奥美拉唑+枸橼酸铋钾+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根除细菌,疗程10-14天。日常需戒烟限酒,避免辛辣、油腻、过冷过热食物,减少咖啡、浓茶摄入。建议定时定量进餐,每餐七分饱,睡前2小时禁食以减轻胃负担。
2.症状缓解与药物干预
针对上腹痛、反酸,可选用质子泵抑制剂(如雷贝拉唑)或H2受体拮抗剂(如雷尼替丁)抑制胃酸分泌;胃黏膜保护剂(如铝碳酸镁、硫糖铝)能形成保护膜,促进黏膜修复。若伴腹胀、嗳气,可加用促胃肠动力药(如莫沙必利)增强蠕动。
3.心理疏导与辅助治疗
长期焦虑会加重胃肠功能紊乱,需通过心理咨询、冥想或瑜伽缓解压力。针灸中脘、足三里等穴位可调节胃肠功能,配合腹部推拿促进血液循环。定期复查胃镜监测病情,若出现肠化生或异型增生需缩短复查间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