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溢血引发的脑积水多因血液阻塞脑脊液循环通路所致,可以通过药物对症治疗、手术干预、康复与监测护理等方法处理。
1.药物对症治疗
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甘露醇、呋塞米等脱水剂,快速降低颅内压,缓解头痛、呕吐等症状;若合并颅内感染,需联用抗生素(如头孢曲松钠)控制炎症,避免感染加重脑积水;同时使用神经营养药物(如胞磷胆碱),辅助保护受损神经细胞。
2.手术干预
对于中重度脑积水,需通过手术解除梗阻,常用方法包括脑室外引流术,暂时将脑脊液引出体外,快速降低颅内压;若脑脊液循环通路难以恢复,可进行脑室-腹腔分流术,通过分流管将多余脑脊液引流至腹腔吸收,长期维持颅内压稳定。
3.康复与监测护理
病情稳定后,尽早开展肢体功能训练、语言康复等,减少神经功能障碍后遗症;定期复查头颅CT或MRI,监测脑积水变化及分流管通畅情况;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感染等并发症,避免加重病情。
脑溢血后脑积水可能进展迅速,若患者出现意识障碍加重、瞳孔异常、剧烈呕吐等,需立即就医,切勿拖延,以免因颅内压过高引发脑疝,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