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偏瘫的穴位包括曲池穴、手三里穴、外关穴、合谷穴、环跳穴、足三里穴、阳陵泉穴、太冲穴等,按摩这些穴位可以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但不能替代正规治疗,严重者需手术治疗。
1.曲池穴
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穴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按摩曲池穴可以缓解上肢疼痛、麻木等症状,同时也可以改善手臂的血液循环。
2.手三里穴
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处。按摩手三里穴可以缓解手臂疼痛、无力等症状,同时也可以改善手臂的运动功能。
3.外关穴
位于前臂背侧,当阳池穴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按摩外关穴可以缓解上肢疼痛、麻木等症状,同时也可以改善手臂的血液循环。
4.合谷穴
位于手背,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按摩合谷穴可以缓解上肢疼痛、麻木等症状,同时也可以改善手臂的运动功能。
5.环跳穴
位于股外侧部,侧卧屈股,当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三分之一与中三分之一交点处。按摩环跳穴可以缓解下肢疼痛、麻木等症状,同时也可以改善下肢的运动功能。
6.足三里穴
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按摩足三里穴可以调节脾胃功能,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同时也可以改善下肢的血液循环。
7.阳陵泉穴
位于小腿外侧,当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按摩阳陵泉穴可以缓解下肢疼痛、麻木等症状,同时也可以改善下肢的运动功能。
8.太冲穴
位于足背侧,当第1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按摩太冲穴可以调节肝经气血,缓解情绪紧张和焦虑等症状,同时也可以改善下肢的血液循环。
需要注意的是,穴位按摩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同时也需要结合其他治疗方法,如物理治疗、康复训练等,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此外,对于一些严重的偏瘫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