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鲍特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分卡他期、痉咳期、恢复期,婴幼儿症状可能不典型,通过飞沫传播,人群普遍易感,接种疫苗是有效预防措施,怀疑患病需及时隔离用抗生素治疗,婴幼儿要密切观察病情。
一、临床表现
病程分期:临床上可分为卡他期、痉咳期和恢复期。卡他期类似普通感冒,有咳嗽、流涕、打喷嚏等症状,此期传染性最强;痉咳期表现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咳嗽末伴有特殊的高音调鸡鸣样吸气吼声,患儿常因剧烈咳嗽导致面红耳赤、舌向外伸、眼睑浮肿等,此期可持续2-6周或更久;恢复期咳嗽逐渐减轻、停止。
不同年龄表现差异:婴幼儿由于呼吸道较狭窄,痉咳时容易发生呼吸暂停、发绀甚至抽搐等,且症状可能不典型,需特别警惕。年长儿和成人症状相对较轻,卡他期症状较明显,痉咳期症状相对婴幼儿来说没有那么严重的呼吸困难等表现。
二、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患者咳嗽、打喷嚏时,含有百日咳鲍特菌的飞沫会被周围人吸入而感染。
人群普遍易感,尤其是未接种疫苗或接种疫苗不全的人群更容易感染,婴幼儿的易感性更高。
三、预防措施
疫苗接种:接种百日咳疫苗是预防百日咳的最有效措施。我国儿童计划免疫程序中,百白破疫苗是常规接种疫苗,一般婴儿在3、4、5月龄时分别接种一剂,18-24月龄时加强接种一剂。
避免接触传染源:在百日咳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带儿童去人员密集、通风不良的场所;如果周围有百日咳患者,应避免儿童与其密切接触。
四、治疗原则
一旦怀疑百日咳,应及时隔离治疗,治疗主要是使用抗生素,如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早期应用抗生素可以缩短病程、减少传染性,但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对于婴幼儿等特殊人群,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因为婴幼儿病情可能进展较快,出现呼吸暂停等严重情况时需要及时进行相应的生命支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