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疝是婴儿常见疝,多因脐环闭锁不全或瘢痕组织薄弱致腹内压增高时脏器突出体表,多见于早产儿等。多数可1岁内自愈,直径小于2厘米的密切观察,避免增腹压情况;超2岁未自愈可考虑手术;护理要保持脐部清洁干燥、选宽松衣物;早产儿等更需加强观察,异常或未自愈及时就医,家长勿惊慌,密切观察护理,特殊情况及时处理。
一、脐疝的基本情况
脐疝是婴儿常见的一种疝,多因脐环闭锁不全或脐部瘢痕组织薄弱,在腹内压增高时,腹腔脏器由此突出体表所致。多见于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等。
二、观察与等待
大多数脐疝可在1岁内自愈,所以首先要做的是密切观察。一般直径小于2厘米的脐疝,随着宝宝生长发育,腹肌逐渐强壮,多数可自行闭合。要注意避免宝宝长时间哭闹、便秘等增加腹压的情况,因为这些因素可能会使脐疝突出更明显,但一般不会对宝宝造成严重危害。
三、特殊情况处理
超过2岁仍未自愈:如果宝宝到2岁时脐疝仍未自愈,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是针对脐疝较大、不能自愈的情况采取的干预措施,通过手术修复脐部的薄弱环节来解决问题。
四、护理注意事项
皮肤护理:要保持脐部清洁干燥,避免尿液、粪便等污染脐部,防止引起脐部感染。可以用温水轻轻擦拭脐部,擦拭后保持干燥。
衣物选择:给宝宝选择宽松的衣物,尤其是尿布或纸尿裤不要压迫脐部,减少对脐疝部位的刺激。
五、特殊人群(早产儿等)的特别关注
对于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出现的脐疝,由于这类宝宝本身身体机能相对较弱,更要加强观察。除了遵循上述一般的观察等待、护理等措施外,要更加留意脐疝的变化情况,如突出程度、是否有异常等,一旦发现异常或到相应时间仍未自愈,要及时就医评估是否需要进一步干预。
总之,宝宝得了脐疝,家长首先不要过于惊慌,多数可随宝宝生长自愈,密切观察、做好护理是关键,特殊情况及时就医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