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乳腺炎主要病因包括乳汁淤积和细菌入侵,乳汁淤积因乳头发育不良、哺乳方法不当、生活方式等致,主要发于哺乳期初产妇;细菌入侵通过乳头破损皲裂或直接侵入乳管,哺乳期女性乳头破损及有乳腺相关病史者易发生。
一、乳汁淤积
1.发生机制
乳汁是理想的培养基,乳汁淤积时,有利于入侵细菌的生长繁殖。产妇如果乳头发育不良(如乳头过小、内陷),婴儿吸乳困难,或产妇哺乳方法不当,未能将乳汁充分排空,都可导致乳汁淤积。例如,一些初产妇可能因为不熟悉哺乳技巧,未能让婴儿将一侧乳房的乳汁完全吸空后再吸另一侧,从而造成某一部位乳汁长时间淤积。
乳汁淤积还与产妇的生活方式有关,如长时间不哺乳、哺乳间隔时间过长等。部分产妇因工作等原因,不能及时给婴儿哺乳,导致乳汁在乳房内积聚,为细菌滋生创造了条件。
2.年龄与性别因素
主要发生在哺乳期女性,尤其是初产妇。初产妇由于乳腺导管相对狭窄,哺乳经验不足,更容易出现乳汁淤积的情况。随着年龄增长,乳腺导管的适应性等可能会有变化,但哺乳期女性仍是高发人群。
二、细菌入侵
1.感染途径
乳头破损或皲裂是使细菌沿淋巴管入侵的主要途径。婴儿口腔感染、哺乳时乳头被婴儿咬破等情况都可能导致乳头破损。例如,婴儿出牙期可能会在吸吮乳头时造成乳头皲裂,细菌可从皲裂处侵入乳腺组织。
细菌也可直接侵入乳管,上行至腺小叶而致感染。如产妇不注意乳头清洁,细菌可通过乳头的乳孔侵入乳腺导管,进而引发感染。
2.年龄与病史因素
哺乳期女性如果有乳头破损等情况,更容易发生细菌入侵。同时,如果产妇本身有乳腺相关疾病史,如乳腺囊性增生病等,可能会影响乳腺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增加细菌入侵后发生急性乳腺炎的风险。例如,患有乳腺囊性增生病的产妇,乳腺组织的结构改变可能使乳汁引流不畅,同时局部组织抵抗力可能降低,更容易受到细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