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牙膏去黑头存在多方面风险,会破坏皮肤屏障功能,使皮肤敏感人群症状加重;还会加重毛孔堵塞,油性皮肤风险更大;且会提升感染风险,皮肤防御下降易引细菌感染,有基础病史人群和儿童风险更高。
一、化学刺激与皮肤损伤风险
牙膏中的化学成分可能对皮肤产生刺激。牙膏通常含有摩擦剂(如碳酸钙等)、清洁剂(如月桂醇硫酸酯钠等)等成分,其pH值与皮肤正常pH值(约4.5-6.5)可能存在差异,长期或频繁用牙膏去黑头,会破坏皮肤的屏障功能。例如,过度的摩擦可能导致皮肤表层的角质层受损,使皮肤更容易受到外界病菌的侵入,引发炎症等问题。对于皮肤敏感人群,如本身患有脂溢性皮炎、敏感性皮肤的人,这种化学刺激和机械损伤的风险会更高,可能会加重皮肤原本的不适症状,如泛红、瘙痒等。
二、毛孔堵塞加重风险
牙膏的质地和成分可能会在试图去除黑头的过程中,意外地导致毛孔堵塞情况加重。当用牙膏涂抹在鼻子等部位时,其成分可能会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膜,影响皮肤正常的新陈代谢和油脂、角质的排出通道,使得原本已经堆积的黑头周围的毛孔进一步被堵塞,进而可能导致更多新的黑头产生或者原有黑头情况恶化。对于油性皮肤人群,由于本身油脂分泌旺盛,这种毛孔堵塞加重的风险相对更大,因为过多的油脂分泌加上不当使用牙膏去黑头的操作,会更加干扰皮肤油脂的正常排泄途径。
三、感染风险提升
皮肤在受到牙膏刺激和机械损伤后,皮肤的防御能力下降,容易引发细菌感染。比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可能会趁机侵入受损的皮肤部位,引起局部的感染性炎症,出现红肿、疼痛、化脓等症状。对于有基础病史,如皮肤感染性疾病病史的人群,使用牙膏去黑头会极大地增加再次感染的可能性,并且感染后恢复的难度可能也会增加。而儿童由于皮肤更加娇嫩,免疫系统相对不完善,用牙膏去黑头时感染的风险更高,更应该避免此类不当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