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牛奶蛋白过敏会出现皮肤、消化道、呼吸道等症状,皮肤有特应性皮炎样表现,消化道有呕吐、腹泻、便血等,呼吸道有流涕鼻塞、咳嗽等,婴儿处于关键生长期,家长需密切观察症状变化,做好皮肤护理、补液及按医嘱选择替代奶粉等。
一、皮肤症状
婴儿牛奶蛋白过敏时皮肤方面常见症状有特应性皮炎样表现,多表现为面部、颈部、四肢等部位出现红斑、丘疹,皮肤干燥、脱屑等。有研究显示,约60%以上牛奶蛋白过敏婴儿会出现皮肤相关症状,且婴儿皮肤较为娇嫩,牛奶蛋白过敏原容易通过皮肤屏障引发免疫反应导致此类表现。
二、消化道症状
1.呕吐:婴儿可能频繁出现呕吐现象,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能呈喷射性呕吐。这是因为牛奶蛋白刺激婴儿消化道黏膜,引起胃肠道功能紊乱,导致胃排空障碍等。
2.腹泻:大便性状改变较为常见,可为稀水样便、黏液便等,每日排便次数增多。例如部分婴儿可能每日排便5-10次甚至更多,这是由于牛奶蛋白过敏影响肠道黏膜的吸收和分泌功能,导致肠道蠕动加快、水分吸收减少等。
3.便血:少数婴儿可能出现便血情况,大便中带有血丝或鲜血,这是因为牛奶蛋白过敏导致肠道黏膜受损,毛细血管破裂出血。
三、呼吸道症状
1.流涕、鼻塞:婴儿可能出现类似感冒的流涕、鼻塞症状,这是由于过敏原通过呼吸道接触后引发呼吸道黏膜的免疫反应,导致黏膜分泌物增多、充血水肿等。
2.咳嗽:可表现为干咳或有痰咳嗽等,婴儿的呼吸道对牛奶蛋白过敏原较为敏感,过敏原刺激呼吸道黏膜可引起咳嗽反射。
特殊人群(婴儿)注意事项
婴儿正处于生长发育关键时期,牛奶蛋白过敏的各种症状可能会影响其营养摄入和生长。家长需密切观察婴儿症状变化,若出现严重的过敏症状如呼吸困难等需立即就医。同时,要注意婴儿的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搔抓引起皮肤感染;对于消化道症状明显的婴儿,要注意补液,防止脱水;在喂养方面,需根据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替代奶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