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有可能留后遗症,与冠状动脉受累等因素相关,包括冠状动脉瘤或扩张致心肌缺血等、心肌损害致泵血功能受影响、少数有关节症状、极个别有听力视力问题等,急性期积极规范治疗可降后遗症风险,康复需长期随访监测及个性化健康管理
冠状动脉病变相关后遗症:
冠状动脉瘤或扩张:约15%-25%的川崎病患儿急性期未经有效治疗可发生冠状动脉瘤,部分冠状动脉瘤可能会持续存在,导致冠状动脉狭窄等情况。如果冠状动脉严重受累,可能会影响心脏的血液供应,长大后可能出现心肌缺血等问题,甚至在成年后发生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比如有研究显示,川崎病后遗留冠状动脉病变的患儿,其未来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明显高于正常儿童群体。
心肌损害相关:川崎病可能累及心肌,若心肌受损较严重,可能会遗留心肌收缩功能减退等问题,影响心脏的泵血功能,在儿童成长期可能表现为活动耐力下降等,成年后也可能增加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几率。
其他可能的后遗症:
关节症状:少数患儿在川崎病急性期后可能遗留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等问题,不过相对冠状动脉病变来说发生率较低,可能与川崎病累及关节相关组织有关,不同年龄患儿发生情况可能有差异,年龄较小的患儿可能在成长过程中随着身体发育有一定恢复,但也有部分可能持续存在一定程度的关节功能影响。
听力、视力等问题:极个别患儿可能出现听力下降、视力异常等情况,这与川崎病累及相关的听觉、视觉器官的血管等因素有关,不同性别患儿发生概率无明显特异性差异,但在有相关病史的患儿中需要密切关注其听力和视力发育情况。
川崎病患儿在急性期积极规范治疗非常关键,通过早期使用丙种球蛋白等治疗,可大大降低冠状动脉病变等后遗症的发生风险。在患儿康复过程中,需要长期随访监测,包括定期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等,以便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后遗症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对于不同年龄的患儿要根据其生长发育阶段进行个性化的监测和健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