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衰竭主要分为Ⅰ型和Ⅱ型。Ⅰ型是缺氧性呼吸衰竭,血气特点为PaO<60mmHg、PaCO正常或降低,由肺换气功能障碍所致,常见肺部炎症等情况,各年龄段有相关引发情况;Ⅱ型是高碳酸性呼吸衰竭,血气特点为PaO<60mmHg且PaCO>50mmHg,由肺泡通气不足所致,常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情况,各年龄段有相应易患因素。
一、呼吸衰竭的分型
呼吸衰竭主要分为以下两类:
1.Ⅰ型呼吸衰竭
定义:即缺氧性呼吸衰竭,血气分析特点是动脉血氧分压(PaO)<60mmHg,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正常或降低。
发病机制:主要是肺换气功能障碍所致,常见于肺部广泛炎症、间质性肺疾病、急性肺栓塞等。例如,肺部的炎症会影响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使得氧气无法有效地从肺泡进入血液,从而导致PaO降低,而由于机体的代偿机制,早期PaCO可正常或降低。在年龄方面,儿童若存在肺部发育不良或感染等情况,也可能引发Ⅰ型呼吸衰竭,如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多与早产儿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缺乏有关,导致肺换气功能障碍出现Ⅰ型呼吸衰竭表现。对于有基础肺部疾病的老年患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也可能因肺部病变加重出现Ⅰ型呼吸衰竭。
2.Ⅱ型呼吸衰竭
定义:即高碳酸性呼吸衰竭,血气分析特点是PaO<60mmHg同时伴有PaCO>50mmHg。
发病机制:主要是肺泡通气不足所致。常见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胸廓畸形、重症肌无力等。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为例,患者气道阻塞,呼气阻力增加,导致肺泡通气不足,二氧化碳排出受阻,同时氧气吸入也受到影响,从而出现PaO降低和PaCO升高。在年龄因素上,老年患者由于呼吸肌功能减退、气道顺应性降低等原因,更容易出现肺泡通气不足的情况,引发Ⅱ型呼吸衰竭。对于患有胸廓畸形的儿童,可能会影响胸廓的正常运动,导致肺通气功能受限,增加Ⅱ型呼吸衰竭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