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胃食管反流可通过体位调整(将婴儿床头抬高30°呈头高脚低体位)、喂养调整(母乳喂养母亲注意饮食、人工喂养选合适配方奶且少量多次喂养、喂养后拍嗝)、观察与监测(密切观察反流情况及有无其他症状)来应对,若婴儿出现严重呕吐、呼吸异常、体重不增、拒食等情况需及时就医。
一、体位调整
婴儿胃食管反流时,可将婴儿床头抬高30°左右,采取头高脚低的体位,这样有助于利用重力作用减少反流。对于6月龄以内的婴儿,这种体位调整较为重要,因为婴儿的食管下括约肌功能尚未发育完善,通过体位改变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反流症状。
二、喂养调整
1.喂养方式:
母乳喂养的婴儿,母亲应注意自己的饮食,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及咖啡、巧克力等可能加重婴儿反流的食物。同时,母乳喂养时要让婴儿含住大部分乳晕,防止吸入过多空气。
人工喂养的婴儿,可选择黏稠度较高的配方奶,如部分水解蛋白配方奶等,有助于减少反流。并且要注意喂养的速度,避免婴儿过快进食导致吞咽过多空气。一般每次喂养量适中,不要让婴儿一次吃得过饱,可采取少量多次喂养的方式。
2.喂养后护理:喂养后不要立即让婴儿平卧,应将婴儿竖抱,头靠在家长肩上,轻拍婴儿背部,帮助其排出吞咽的空气,一般拍嗝时间持续3-5分钟左右,可有效减少反流发生的几率。
三、观察与监测
要密切观察婴儿反流的频率、程度以及是否伴有其他症状,如呕吐物的性状、婴儿是否有呼吸急促、拒食、体重不增等情况。如果婴儿反流频繁,影响到生长发育,或者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对于有早产史、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等特殊病史的婴儿,更要加强监测,因为这类婴儿发生胃食管反流的风险可能更高,且病情变化可能更快。
四、就医指征
如果婴儿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反流导致严重的呕吐,呕吐物呈喷射状;婴儿出现呼吸困难、口唇发绀等呼吸异常表现;婴儿体重增长缓慢或不增;频繁出现拒食现象等。这些情况可能提示婴儿胃食管反流较为严重,需要医生进一步评估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