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癌有可能出现瘙痒症状但非所有皮肤癌都有且瘙痒非特有,不同类型皮肤癌如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黑色素瘤与瘙痒关系不同,瘙痒可能因癌组织刺激神经末梢或释放生物活性物质引起,皮肤瘙痒还由其他多种原因致,出现持续不缓解伴皮肤异常改变的瘙痒应及时就医排查,特殊人群有相关表现更要重视。
一、不同类型皮肤癌与瘙痒的关系
1.基底细胞癌:通常早期多表现为皮肤上出现小的结节、斑块等,一般瘙痒症状相对不突出,但也有部分患者可能会有轻微瘙痒感。其好发于头面部等曝光部位,与长期日光照射等因素相关,多见于中老年人,男性相对多见,生活方式上长期户外工作、日光防护不足的人群风险较高。
2.鳞状细胞癌:可由光化性角化病等癌前病变发展而来,早期常表现为红斑、丘疹,逐渐可形成斑块或溃疡,部分患者会伴有瘙痒症状。同样好发于曝光部位,有长期日光暴露史的人群患病风险增加,年龄多在50岁以上,男性发病率相对略高于女性。
3.黑色素瘤:是恶性程度较高的皮肤癌,部分黑色素瘤可能会出现瘙痒症状,且有时可能是比较早期的信号之一。其发生与紫外线暴露、皮肤色素痣的不恰当刺激等有关,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但以中老年人多见,有皮肤色素痣异常变化家族史等情况的人群需格外关注。
二、瘙痒的可能机制
皮肤癌组织生长可能会刺激周围神经末梢,或者肿瘤细胞释放一些生物活性物质,从而引起瘙痒感觉。但需要注意的是,皮肤瘙痒还可能由其他多种原因引起,如皮肤干燥、过敏、蚊虫叮咬等,所以当出现皮肤瘙痒且持续不缓解、伴有皮肤异常改变(如新出现的肿物、溃疡、色素改变等)时,应及时就医进行排查,以明确病因,不能仅根据瘙痒来判断是否患有皮肤癌,但一旦有相关可疑表现需高度重视。对于特殊人群,比如老年人皮肤较为脆弱,本身就容易有皮肤干燥等情况导致瘙痒,若同时有皮肤癌相关表现更要及时检查;儿童虽然皮肤癌相对少见,但也需关注其皮肤异常情况,若有不明原因的皮肤瘙痒伴随异常皮损也不能忽视,应尽快就医进行专业的皮肤检查等以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