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缺乏是导致佝偻病的主要原因,其在钙磷代谢中起关键作用,缺乏时肠道吸收钙磷减少,甲状旁腺素分泌增加致骨质脱钙等引发骨骼病变。儿童、孕妇、老年人因自身特点易出现维生素D缺乏及相关问题,儿童需保证日照、合理饮食并必要时补制剂,孕妇要保证自身充足,老年人要注意摄入及日照以预防相关问题。
维生素D缺乏引发佝偻病的机制
维生素D缺乏时,肠道对钙、磷的吸收减少,血钙和血磷水平下降。为了维持血钙的稳定,甲状旁腺素分泌增加,促使骨钙释放,导致骨质脱钙,骨样组织堆积,从而引起骨骼病变,出现佝偻病的一系列表现,如颅骨软化、方颅、鸡胸、漏斗胸、O型腿或X型腿等。
不同人群维生素D缺乏与佝偻病的关系及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处于生长发育快速阶段,对维生素D的需求量相对较大。如果儿童日照不足(皮肤合成维生素D的主要途径是经紫外线照射,儿童户外活动少、日照时间不足易导致维生素D缺乏)、饮食中维生素D摄入不足(如母乳喂养的婴儿,如果母亲维生素D缺乏,婴儿可能从母乳中获取的维生素D不足;人工喂养的婴儿,配方奶中维生素D含量若不足,也易导致缺乏),就容易患佝偻病。对于儿童,应保证充足的日照,一般建议婴幼儿每天户外活动至少1-2小时,同时可以通过合理的饮食来补充维生素D,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维生素D制剂。
孕妇:孕妇维生素D缺乏会影响胎儿维生素D的储备,可能导致胎儿出生后易患佝偻病。孕妇应注意保证自身维生素D的充足,可通过适当日照和合理饮食来补充,必要时在医生评估下补充维生素D。
老年人:老年人皮肤合成维生素D的能力下降,肠道对维生素D的吸收也减弱,若维生素D摄入不足,也可能出现相对的维生素D缺乏情况,虽然一般不直接导致佝偻病,但会影响骨骼健康,增加骨质疏松等风险。老年人应注意通过饮食或补充剂来保证维生素D的摄入,同时适当日照。
总之,维生素D缺乏是引发佝偻病的重要因素,不同人群由于其生理特点不同,在维生素D的摄入、合成等方面存在差异,需根据各自情况采取相应措施来预防维生素D缺乏及佝偻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