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虫性阴道炎由阴道毛滴虫引起,其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和间接传播;女性易感因素包括阴道环境改变、局部卫生情况不佳、性生活相关因素及基础疾病影响,如雌激素水平变化、不注意外阴清洁、有多个性伴侣、患糖尿病或免疫力低下等易致发病。
一、滴虫性阴道炎的病原体及传播途径
滴虫性阴道炎是由阴道毛滴虫引起的常见阴道炎症。阴道毛滴虫适宜在温度25-40℃、pH5.2-6.6的潮湿环境中生长。其传播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性传播,这是主要的传播方式,在性生活中,男性感染滴虫后常无症状,但可通过性交将滴虫传给女性;二是间接传播,可通过公共浴池、浴盆、浴巾、游泳池、坐式便器、衣物等间接传播。
二、女性易感因素
(一)阴道环境改变
女性阴道的正常菌群平衡对抵御病原体有重要作用。当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变化时,如月经周期中不同阶段雌激素水平波动,或妊娠期雌激素水平升高,会改变阴道pH值等环境,使阴道局部免疫力下降,利于滴虫生长繁殖。例如,在月经前后,阴道pH值接近中性,适合滴虫繁殖,此时女性相对更容易患滴虫性阴道炎。
(二)局部卫生情况
不注意外阴清洁卫生,如不经常更换内裤、不及时清洗外阴等,会为滴虫提供滋生的环境。另外,过度清洗阴道,破坏了阴道的正常菌群和酸碱平衡,也可能增加感染滴虫性阴道炎的风险。比如有些女性频繁使用阴道洗液冲洗阴道,导致阴道内环境紊乱,易引发炎症。
(三)性生活相关因素
有多个性伴侣、性生活活跃的女性,感染滴虫性阴道炎的几率相对较高。因为性传播是滴虫的主要传播途径之一,频繁的性接触增加了病原体传播的机会。同时,男性如果不注意个人生殖器官卫生,在性生活中也容易将滴虫传染给女性。
(四)基础疾病影响
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女性,由于血糖控制不佳时,阴道内糖原含量升高,pH值改变,有利于念珠菌等病原体生长,但同时也为滴虫创造了适宜的生长环境,使得这类女性患滴虫性阴道炎的可能性增加。此外,一些免疫力低下的女性,如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女性,自身抵抗力下降,对病原体的抵御能力减弱,更容易感染滴虫性阴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