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乳腺炎最常见于哺乳期,哺乳期因乳腺分泌活跃、乳头易损伤及乳汁淤积等易引发;非哺乳期相对少见,多与乳腺导管扩张症等有关;哺乳期女性要注意乳头清洁、养成良好哺乳习惯等,非哺乳期女性出现乳房异常症状也应及时就医。
一、哺乳期的生理特点与急性乳腺炎的关联
哺乳期女性的乳腺处于活跃的分泌状态,乳腺组织需要为哺乳提供充足的乳汁。在此期间,乳腺导管需要保持通畅,以保证乳汁能够顺利排出。然而,由于哺乳期女性的乳头可能会受到婴儿吸吮等因素的影响,容易发生损伤,比如乳头皲裂等情况。一旦乳头出现损伤,细菌就容易通过破损处侵入乳腺组织。同时,乳汁的淤积也是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常见的诱因之一。如果乳汁不能及时排空,就会在乳腺内积聚,为细菌的滋生提供了良好的培养基,细菌在淤积的乳汁中大量繁殖,从而引发乳腺的炎症反应,导致急性乳腺炎的发生。
二、非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相对少见情况及原因
非哺乳期也可能发生急性乳腺炎,但相对哺乳期来说较为少见。非哺乳期发生急性乳腺炎可能与乳腺导管扩张症等疾病有关。乳腺导管扩张症是由于乳腺导管排泄障碍、异常激素刺激等原因导致导管扩张,内容物积聚,引起导管周围的炎症反应。这种情况在非哺乳期女性中也可能出现炎症表现,但相比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发生率要低很多。此外,一些特殊的生活方式因素,比如非哺乳期女性如果存在乳腺局部的外伤等情况,也可能导致细菌感染引发急性乳腺炎,但这些情况相对哺乳期的常见因素而言,发生概率较低。
三、不同人群在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方面的注意事项
对于哺乳期女性,要注意保持乳头的清洁卫生,在每次哺乳前后可以用温水清洗乳头。同时,要养成良好的哺乳习惯,及时排空乳汁,避免乳汁淤积。如果发现乳头有损伤,要及时进行处理,防止细菌侵入。对于有乳腺基础疾病的哺乳期女性,比如本身存在乳腺导管发育异常等情况,需要更加密切地关注乳腺状况,一旦出现乳房胀痛、局部红肿等疑似急性乳腺炎的表现,要尽早就诊。而对于非哺乳期女性,如果出现乳房的异常症状,如乳房疼痛、红肿等,也不能忽视,应及时就医,排查是否存在乳腺相关疾病导致的炎症情况,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