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肿瘤常见症状包括排便习惯改变(排便次数或周期打乱)、大便性状改变(变细、扁、脓血或黏液便等)、腹痛(隐痛、胀痛等)、腹部可触及质地硬、表面不光滑、活动度差的肿块、长期慢性失血致贫血(面色苍白、乏力等)以及肿瘤增大致肠梗阻(腹痛、腹胀、呕吐、停止排气排便等),不同年龄段、性别等因素对各症状的影响及相关情况各异。
大便性状改变:大便可能变细、变扁,或者出现脓血便、黏液便等。肿瘤生长在肠道内会占据空间,影响大便通过,导致大便形状改变;而肿瘤组织坏死、溃烂等可能会引起出血、渗出黏液等情况,从而出现脓血便或黏液便。在性别方面,一般无明显性别差异,但不同性别可能因生活习惯等因素影响发病风险。比如男性若长期吸烟、饮酒,可能增加肠道肿瘤发生的概率,进而影响大便性状改变的出现几率。
腹痛:多为隐痛、胀痛或钝痛等。肠道肿瘤生长过程中可能刺激肠道黏膜或引起肠道梗阻等情况,从而导致腹痛。疼痛的程度和性质因肿瘤的部位、大小及病情进展而异。对于有既往肠道疾病病史的人群,如溃疡性结肠炎等,发生肠道肿瘤的风险相对较高,出现腹痛症状时需更警惕肠道肿瘤的可能。
腹部肿块:部分患者可在腹部触及肿块,质地较硬,表面不光滑,活动度差等。这是因为肿瘤逐渐生长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可被触摸到。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腹部肿块的发现几率和后续处理有所不同,例如儿童发现腹部肿块需高度警惕肿瘤性病变,要尽快进行相关检查明确诊断。
贫血:长期慢性失血可导致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头晕等。肠道肿瘤若引起慢性出血,血液流失会导致身体缺铁等造血原料缺乏,进而引发贫血。老年人由于身体各器官功能衰退,对贫血的耐受能力较差,贫血症状可能更为明显;而年轻人群若长期贫血可能会影响日常的工作和生活,需及时查找原因,其中肠道肿瘤是需要重点排查的因素之一。
肠梗阻症状:随着肿瘤的增大,可能导致肠道梗阻,出现腹痛、腹胀、呕吐、停止排气排便等症状。肠道完全或部分梗阻时,内容物无法正常通过,就会出现这些典型的肠梗阻表现。对于患有肠道肿瘤的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本身肠道功能可能已有所下降,发生肠梗阻时病情变化可能较快,需要密切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