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非典型巨结肠的症状
宝宝非典型巨结肠有多种症状,排便异常表现为排便延迟、困难、大便性状改变;腹胀呈进行性加重;还可能出现呕吐、生长发育迟缓等伴随症状,家长需重视,及时带宝宝就医检查并做好护理。
排便延迟:宝宝可能出生后数日甚至数周才开始出现首次排便,相较于正常新生儿出生后24-48小时内通常会有胎便排出的情况,非典型巨结肠宝宝排便时间明显推迟。这是因为病变肠段神经节细胞减少或缺乏,导致肠道蠕动功能异常,粪便通过受阻,使得胎便排出延迟。例如有研究显示,约70%的非典型巨结肠患儿在出生后48小时内无胎便排出。
排便困难:宝宝排便时可能会很用力,表现为哭闹不安等情况。由于肠道动力不足,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长,变得干结,从而导致排便困难。粪便干结会进一步加重肠道梗阻的情况,使排便更加费力。
大便性状改变:可能出现大便变细的情况,这是因为病变肠段狭窄,粪便通过受阻后逐渐变细。同时,还可能伴有便秘的表现,粪便排出间隔时间延长,且质地坚硬。
腹胀表现
进行性腹胀:随着时间推移,腹胀会逐渐加重。早期可能仅表现为腹部轻度膨隆,随着病情发展,腹胀会越来越明显,甚至可以看到腹部明显隆起,像青蛙肚一样。这是由于肠道内粪便积聚,气体也不能正常排出,导致肠道扩张,进而引起腹胀。比如通过腹部体格检查可以发现,患儿腹部膨隆程度逐渐增加,叩诊呈鼓音。
其他伴随症状
呕吐:部分宝宝可能会出现呕吐症状,尤其是病情较重时。呕吐物可能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能含有胆汁。这是因为肠道梗阻,近端肠道扩张,压力增高,导致胃内容物反流引起呕吐。
生长发育迟缓:由于肠道功能异常,影响了营养物质的吸收,宝宝可能会出现生长发育迟缓的情况,表现为体重增长缓慢、身高低于同龄正常儿童等。长期的营养吸收不良会影响宝宝的正常生长发育进程,这是因为非典型巨结肠导致肠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受到阻碍,无法为宝宝提供充足的营养支持其生长发育。
对于宝宝出现上述症状的情况,家长应高度重视,及时带宝宝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钡剂灌肠造影、直肠肛管测压等,以明确诊断,以便尽早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在护理方面要注意观察宝宝的排便情况、腹胀程度等,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为宝宝的健康恢复创造良好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