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烫伤后要立即脱离热源,用15-20℃流动凉水冲洗10-15分钟,保护破皮创面,避免二次损伤和污染,及时判断烫伤严重程度,面积大、深度深或特殊部位要就医,医院处理后回家保持创面清洁干燥,出现感染迹象及时就医,注意饮食和护理避免宝宝抓挠。
1.迅速移除致伤源:如果宝宝被热水烫伤,应立即将宝宝与热水分离,比如迅速拿走宝宝身下的热水盆等;若是被火焰烫伤,要尽快使宝宝远离火源,如扑灭宝宝身上的火焰(可让宝宝就地打滚压灭火焰等),确保宝宝不再继续接触热源,这一步能最大程度减少烫伤进一步加重。
冷水冲洗降温
1.选择合适的冷水:使用流动的凉水冲洗烫伤部位,水温一般控制在15-20℃左右较为适宜,冲洗时间通常为10-15分钟,通过冷水冲洗可以带走烫伤部位的热量,减轻烫伤程度,缓解疼痛。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较小的宝宝,要小心操作,避免水流过大冲掉破皮处的表皮等,同时要持续保证冷水的流动冲洗。
保护破皮创面
1.避免二次损伤:在烫伤破皮后,要注意保护创面,防止再次受到摩擦、污染等。可以使用干净的纱布、毛巾等轻柔地覆盖在破皮部位,但不要随意涂抹一些不清洁的物质,如牙膏、酱油等,这些物质可能会污染创面,增加感染的风险。对于宝宝来说,要尽量避免宝宝用手去触碰破皮的部位,防止手上的细菌等导致创面感染。
及时就医评估
1.判断烫伤严重程度:家长要观察烫伤破皮处的面积和深度等情况,如果烫伤面积较大(如超过宝宝体表面积的10%)、深度较深(创面呈苍白或焦黄等),或者烫伤部位在关节等特殊部位,应尽快带宝宝前往医院就诊。医生会根据烫伤的具体情况进行专业的评估和处理,比如判断是否需要进行清创、包扎等处理,以及是否需要预防感染等治疗措施。对于宝宝的烫伤情况,家长不能自行随意处理严重的烫伤,以免延误病情。
预防感染与后续护理
1.保持创面清洁干燥:在医院处理后回家的宝宝,要按照医生的嘱咐进行后续护理。保持烫伤破皮处的清洁干燥,定期更换包扎的敷料(如果有包扎的话)。如果创面出现红肿、渗液、发热等感染迹象,要及时带宝宝再次就医。同时,要注意宝宝的饮食,保证营养均衡,有利于创面的愈合。对于年龄较小的宝宝,家长要更加细心地护理,避免宝宝抓挠创面等,影响烫伤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