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咳由百日咳鲍特菌引起,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尤其儿童,婴幼儿因免疫等因素易发病且病情重,发病机制是病菌黏附繁殖产毒损伤黏膜致咳嗽,年龄上婴幼儿高发,生活方式中拥挤通风差易传播,既往有病史也可能再感染,基础病者感染后更严重。
易感人群及发病机制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尤其是儿童。婴幼儿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感染后病情往往较为严重。未接种疫苗或接种疫苗但免疫效果不佳的人群也是易感群体。不同年龄的人群对百日咳鲍特菌的易感性不同,婴幼儿的呼吸道黏膜等防御机制相对较弱,更容易受到病原体的侵袭。
发病机制:百日咳鲍特菌侵入人体后,会黏附在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然后繁殖并产生毒素,如百日咳毒素等。这些毒素会损伤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导致纤毛运动障碍和黏膜分泌物潴留,从而引起剧烈的咳嗽等症状。同时,机体的免疫反应也会在这个过程中被激活,但由于病原体的持续存在和毒素的作用,炎症反应会持续存在并加重病情,使得咳嗽症状迁延不愈,形成百日咳特有的阵发性、痉挛性咳嗽等表现。
与年龄、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关联
年龄因素:婴幼儿是百日咳的高发人群且病情相对严重。这是因为婴幼儿的呼吸道解剖结构和免疫功能特点决定的。他们的呼吸道较窄,黏液纤毛清除功能不完善,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对病原体的清除能力较弱。而青少年和成年人相对来说,免疫系统相对健全,感染后病情可能相对较轻,但也可能成为传染源传播给婴幼儿等易感人群。
生活方式因素:居住环境拥挤、通风不良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增加百日咳的传播风险。例如,在学校、托儿所等人员密集且通风较差的场所,一旦有传染源存在,很容易造成病原体的快速传播。相反,保持良好的通风、避免前往人员密集且通风不好的场所等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降低感染百日咳的风险。
病史因素:如果既往有百日咳感染史,机体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免疫力,但也不能完全排除再次感染的可能。而且,既往感染后机体的免疫记忆可能会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减弱,再次接触病原体时仍有感染的风险。对于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如患有呼吸系统基础疾病的患者,感染百日咳后病情可能会更加复杂和严重,因为基础疾病会影响呼吸道的正常功能和机体的整体免疫状态,使得病原体更容易在体内定植和引发更严重的炎症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