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急疹主要发生在2岁以下婴幼儿,突发高热3-5天,热退后出玫瑰色斑丘疹,1-2天消退。家庭护理包括发热时监测体温、38.5℃以下物理降温,皮肤护理要保持清洁干燥、避免搔抓。就医指征为发热超5天未退疹、出现精神萎靡等严重症状。新生儿和有基础疾病幼儿护理需更精细,关注相关情况。
一、幼儿急疹的临床表现
幼儿急疹主要发生在2岁以下婴幼儿,通常突发高热,体温可高达39~40℃,持续3~5天,发热期间一般情况良好,可能有轻微呼吸道症状等。热退后皮肤出现玫瑰色斑丘疹,先发生于颈部和躯干,然后蔓延到面部和四肢,皮疹1~2天内消退,无色素沉着及脱屑。
二、幼儿急疹的家庭护理措施
发热护理:
监测体温:密切观察幼儿体温变化,可每1~2小时测量一次体温。因为幼儿急疹发热时体温可能波动较大,及时了解体温情况有助于判断病情。
物理降温:当体温处于38.5℃以下时,可采用物理降温方法,如用温水擦拭幼儿的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通过水分蒸发带走热量来降温。这是因为幼儿皮肤薄,温水擦拭散热效果较好,且相对安全。
皮肤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皮疹出现后要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给幼儿穿宽松、柔软的衣物,避免摩擦皮疹部位。因为摩擦可能会引起皮疹破损,导致感染等问题。可以用温水轻轻为幼儿清洗皮肤,但要注意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洗浴用品。
避免搔抓:幼儿可能会因为皮疹瘙痒而搔抓,要注意修剪幼儿指甲,防止搔抓导致皮肤破损。可以给幼儿戴上棉质手套,防止搔抓。
三、就医指征
若幼儿发热持续时间超过5天仍未热退且皮疹未出现,需及时就医,因为这可能不是单纯的幼儿急疹,可能有其他疾病导致长期发热。
当幼儿出现精神萎靡、嗜睡、抽搐、呼吸困难等症状时,要立即就医,这些可能是幼儿急疹合并其他严重并发症的表现。
四、特殊人群(幼儿)护理注意事项
对于新生儿患幼儿急疹,由于新生儿各器官功能发育尚未完善,护理时要更加精细。在发热护理方面,物理降温时要注意水温不宜过低,避免引起新生儿不适或导致体温骤降。皮肤护理时要特别轻柔,防止损伤新生儿娇嫩的皮肤。
对于有基础疾病的幼儿,如先天性心脏病等,患幼儿急疹时要密切关注其基础疾病的变化情况。因为发热可能会加重基础疾病的负担,要及时监测幼儿的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如有异常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