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衰竭分为Ⅰ型和Ⅱ型,Ⅰ型呼吸衰竭是仅缺氧无二氧化碳潴留,血气分析PaO<60mmHg、PaCO正常或降低,由肺换气功能障碍所致,常见病因有肺换气面积减少、通气/血流比例失调等,各年龄段均可发生,有肺部基础疾病等情况者易患;Ⅱ型呼吸衰竭是既有缺氧又有二氧化碳潴留,血气分析PaO<60mmHg且PaCO>50mmHg,由肺通气功能障碍引起,常见病因有呼吸肌疲劳、气道阻塞等,老年人、有相关先天性畸形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史等情况者易患
一、Ⅰ型呼吸衰竭
(一)定义
是指仅缺氧,无二氧化碳潴留,血气分析特点为动脉血氧分压(PaO)<60mmHg,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正常或降低。
(二)发病机制及常见病因
主要是由于肺换气功能障碍所致,常见于肺换气面积减少(如肺炎、肺水肿等)、肺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如肺栓塞等)等情况。例如,重症肺炎时,肺部炎症导致肺泡通气和换气功能受损,氧气无法有效地从肺泡进入血液,从而引起Ⅰ型呼吸衰竭。在年龄方面,任何年龄段均可发生,但对于儿童,肺部发育尚未完善,感染等因素更易引发肺换气功能障碍导致Ⅰ型呼吸衰竭;对于老年人,肺部弹性降低等因素也增加了发生的风险。生活方式方面,长期吸烟的老年人肺功能本身较差,更易因肺部疾病出现Ⅰ型呼吸衰竭。病史方面,有肺部基础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但急性加重时也可能先出现Ⅰ型呼吸衰竭表现)的患者更易发生。
二、Ⅱ型呼吸衰竭
(一)定义
是指既有缺氧又有二氧化碳潴留,血气分析特点为PaO<60mmHg且PaCO>50mmHg。
(二)发病机制及常见病因
主要是由于肺通气功能障碍引起,常见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呼吸肌疲劳、气道阻塞(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症哮喘发作时气道痉挛、痰液阻塞等)。例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由于气道慢性炎症、气流受限,导致肺泡通气不足,二氧化碳排出障碍,同时伴有氧气摄入不足,从而出现Ⅱ型呼吸衰竭。在年龄上,老年人呼吸肌力量减弱,更容易因肺部疾病出现通气功能障碍;儿童若有先天性呼吸道畸形等情况也可能导致通气不足引发Ⅱ型呼吸衰竭。生活方式中,长期大量吸烟的人群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导致Ⅱ型呼吸衰竭的风险更高。病史方面,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史的患者,在呼吸道感染等诱因下更易出现Ⅱ型呼吸衰竭急性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