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乳腺炎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一般治疗有患侧乳房护理(哺乳期女性继续母乳喂养或用吸乳器排空乳汁、保持乳房清洁)和休息与生活方式调整(充分休息、避免劳累、保持心情舒畅);药物治疗是伴有感染征象时选抗生素,首选青霉素类且哺乳期需考虑对婴儿影响;脓肿形成时需手术切开引流,切口依脓肿位置选,不同年龄段患者手术有不同精细要求。
一、一般治疗
1.患侧乳房护理
对于哺乳期女性,应继续母乳喂养,尽可能排空乳汁。这是因为乳汁淤积是急性乳腺炎常见的诱因之一,排空乳汁可以减轻乳腺内的压力,促进炎症的消退。婴儿的吸吮还可以帮助疏通乳腺导管。对于无法吸吮的婴儿,可使用吸乳器将乳汁吸出。不同年龄段的哺乳期女性在哺乳过程中可能面临不同情况,例如年轻哺乳期女性可能更有精力坚持频繁哺乳,而年龄稍大的哺乳期女性可能因身体状况等因素需要更合理安排哺乳时间,但总体目标都是排空乳汁。
同时要保持乳房清洁,用温水清洗乳房及乳头,去除乳头表面的分泌物等,但要避免过度清洁破坏皮肤屏障。
2.休息与生活方式调整
患者需要充分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这有助于身体的自我修复。在生活方式上,要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情舒畅。不同生活方式的患者,如从事体力劳动的患者需要合理安排工作强度,保证休息时间;有不良情绪的患者需要通过适当方式调节情绪,如与家人朋友沟通等,这些都有利于急性乳腺炎的恢复。
二、药物治疗
1.抗生素使用
当急性乳腺炎伴有感染征象时,如出现发热、白细胞升高等,可根据病情选用抗生素。一般首选青霉素类抗生素,如青霉素G等。但在使用抗生素前,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是否有药物过敏史等进行选择。对于哺乳期女性,使用抗生素时需要考虑药物对婴儿的影响,有些抗生素可通过乳汁传递给婴儿,需要选择对婴儿影响较小的药物。例如,青霉素类抗生素在哺乳期相对较为安全,但仍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三、手术治疗
1.脓肿形成时的手术
当急性乳腺炎发展至形成脓肿时,需要进行手术切开引流。手术切口的选择应根据脓肿的位置等情况而定。对于表浅的脓肿,可采用放射状切口;深部脓肿或乳房后脓肿可沿乳房下缘做弧形切口。手术过程中要彻底引流脓肿,确保炎症组织被清除。对于不同年龄段的患者,手术操作需要更加精细,例如年轻患者乳房组织相对较柔软,手术操作要避免损伤过多正常组织;老年患者可能伴有其他基础疾病,手术前后需要更密切监测身体状况,确保手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