佝偻病主要因缺乏维生素D,其在钙磷代谢中起关键作用,缺乏时小肠吸收钙磷减少,血钙血磷降低,刺激甲状旁腺素致骨质脱钙,骨骼钙化受阻,出现典型体征。不同人群有特点,儿童需保证户外活动、补充维生素D制剂;孕妇缺乏影响胎儿致新生儿患病,应摄入足够维生素D;老年人皮肤合成能力下降、活动少易缺乏,需注意饮食或补充制剂。
维生素D缺乏导致佝偻病的机制
1.对钙磷吸收的影响:当机体缺乏维生素D时,小肠对钙、磷的吸收减少,血钙、血磷水平降低。血钙降低会刺激甲状旁腺素分泌增加,甲状旁腺素可促进骨钙释放,以维持血钙正常水平,但同时也会导致骨质脱钙,影响骨骼的正常钙化过程,使得骨骼生长发育异常,进而引发佝偻病。例如,研究表明,维生素D缺乏的儿童,其肠道对钙的吸收率明显低于正常儿童,这直接导致体内钙磷代谢失衡,影响骨骼的矿化。
2.对骨骼发育的影响:在骨骼生长过程中,需要钙、磷等矿物质不断沉积以完成钙化。由于维生素D缺乏引起钙、磷吸收障碍,骨骼钙化受阻,长骨端软骨板不能正常钙化而增殖、堆积,出现骨骺端膨大、变形等佝偻病的典型体征,如方颅、肋骨串珠、手镯、脚镯等;同时,骨干的骨样组织堆积,可出现骨软化、弯曲等表现,如鸡胸、O型腿或X型腿等。
不同人群维生素D缺乏导致佝偻病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对维生素D和钙的需求量较大。婴幼儿如果母乳喂养,而母亲维生素D摄入不足,可能导致婴儿维生素D缺乏;人工喂养的婴儿,如果配方奶中维生素D含量不足,且户外活动较少,也容易发生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对于儿童,应保证充足的户外活动,每天尽可能多的暴露皮肤进行日光照射,因为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照射可转化为维生素D。同时,可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适量的维生素D制剂。
孕妇:孕妇维生素D缺乏也会影响胎儿的维生素D储备,增加新生儿患佝偻病的风险。孕妇应注意摄入足够的维生素D,可通过饮食(如多吃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深海鱼类、动物肝脏等)和适当的日光照射来保证体内维生素D水平充足。
老年人:老年人皮肤合成维生素D的能力下降,且户外活动减少,也容易出现维生素D缺乏。老年人若缺乏维生素D,不仅可能影响钙的吸收,导致骨质疏松等问题,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与佝偻病的发病机制相关(虽然老年人骨骼生长发育停止,但维生素D缺乏仍会影响骨代谢)。老年人应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D食物的摄入,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维生素D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