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急性乳腺炎临床表现包括局部症状如乳房红肿热痛、形成肿块;全身症状如发热、寒战、全身不适;还有哺乳困难、乳头异常等,哺乳期女性出现相关表现需及时就医,日常要注意预防,发病后依病情阶段处理。
一、局部症状
1.乳房红肿热痛:乳房局部会出现明显的红肿,皮肤温度升高,触摸时伴有疼痛。红肿区域的范围可大可小,初期可能是局限的小块,随着病情进展会逐渐扩大。例如,炎症部位的皮肤颜色发红,比周围正常乳房皮肤温度高,患者能明显感觉到病变部位触碰时的疼痛,这种疼痛在哺乳时可能会加剧。
2.肿块形成:乳房内可触及肿块,肿块的质地一般较硬,边界可能不太清晰。肿块的大小因病情严重程度而异,有的可能如鸡蛋大小,有的更大。肿块是由于乳腺组织的炎症反应导致组织充血、水肿、渗出等形成的炎性包块。
二、全身症状
1.发热:患者往往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可在38℃~39℃甚至更高。这是因为机体对炎症反应产生的全身性免疫应答,炎症因子释放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紊乱。一般来说,体温升高是身体对抗感染的一种表现,但持续高热或高热不退需要引起重视,可能提示感染较为严重或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
2.寒战:部分患者在发热的同时会伴有寒战,这是由于细菌感染等因素导致机体出现的应激反应。寒战发生时,患者会感觉寒冷,肌肉颤抖,是体温上升期的一种表现。
3.全身不适:还可能出现全身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不适症状。这是因为炎症反应影响了机体的正常代谢和生理功能,使得患者整体状态不佳,感觉身体疲惫,对进食的兴趣降低等。
三、其他表现
1.哺乳困难:由于乳房局部的疼痛、红肿等,患者在哺乳时会感到困难,可能会因为疼痛而拒绝哺乳,或者哺乳时难以让婴儿有效地含接乳头,影响乳汁的排出。长期哺乳困难可能会导致乳汁淤积,进一步加重乳腺炎的病情。
2.乳头异常:部分患者可能伴有乳头的异常情况,如乳头皲裂等。乳头皲裂会使细菌更容易侵入乳房组织,从而增加发生急性乳腺炎的风险,同时也会在哺乳时引起更剧烈的疼痛。
对于哺乳期女性,由于其特殊的生理状态(处于哺乳期,需要哺乳喂养婴儿),一旦出现上述临床表现,应及时就医。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乳头清洁,正确哺乳,避免乳汁淤积等情况的发生,以降低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发生风险。如果发生了急性乳腺炎,要根据病情的不同阶段采取相应的措施,早期可以通过局部热敷、排空乳汁等非药物方法进行干预,若病情较重则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合理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