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支气管炎需避免触发危险因素,如戒烟、避免空气污染;药物治疗包括支气管舒张剂和糖皮质激素;急性加重期要控制感染、祛痰;康复与预防保健有呼吸功能锻炼、疫苗接种、合理饮食与休息,以改善病情、减少急性加重等。
一、避免触发危险因素
1.戒烟:吸烟是慢性支气管炎的重要诱因,无论年龄、性别,吸烟者都应严格戒烟,因为持续吸烟会不断刺激呼吸道,加重气道炎症,导致病情恶化,对于有长期吸烟史的患者,戒烟可显著改善肺功能,延缓疾病进展。
2.避免空气污染:无论是室内还是室外的空气污染都可能加重慢性支气管炎症状,例如雾霾天气时,应减少外出,若必须外出需佩戴合适的防护口罩;对于居住在工业污染区域的患者,要尽量改善居住环境,降低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暴露。
二、药物治疗
1.支气管舒张剂:包括短效和长效制剂,可缓解气道痉挛,改善通气功能。例如短效的沙丁胺醇气雾剂,能快速缓解喘息症状;长效的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可长期维持气道舒张。
2.糖皮质激素:对于急性加重期或病情较重的患者,可能会使用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等,具有抗炎作用,能减轻气道炎症反应,但需注意其可能的副作用,如骨质疏松等,在使用时需综合评估患者情况。
三、急性加重期治疗
1.控制感染:根据感染的病原体类型,可能会使用抗生素,如细菌感染时可选用阿莫西林、头孢呋辛等,但需根据患者的病史、感染程度等合理选择,避免滥用抗生素导致耐药。
2.祛痰治疗:使用祛痰药物,如氨溴索,可使痰液变得稀薄,易于咳出,改善患者的呼吸状况,尤其对于有较多痰液且咳痰困难的患者。
四、康复与预防保健
1.呼吸功能锻炼:包括缩唇呼吸和腹式呼吸等。缩唇呼吸可增加气道外口段阻力,防止气道过早陷闭,改善通气;腹式呼吸能增强膈肌活动度,提高呼吸效率,无论年龄大小,患者都可进行适当的呼吸功能锻炼,长期坚持有助于改善肺功能。
2.疫苗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的接种对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很重要,尤其是老年患者、合并基础疾病的患者等,接种疫苗可降低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从而减少慢性支气管炎的急性加重次数。例如每年接种流感疫苗,可有效预防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降低慢性支气管炎因流感导致急性加重的风险。
3.合理饮食与休息:患者应摄入富含营养的食物,保证充足的热量、蛋白质等摄入,以维持机体正常免疫功能和体力。同时要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对于体力较弱的患者,合理的休息有助于身体恢复,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