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动症对儿童有多方面影响,在学习和认知功能上致约30%-50%患儿有学习问题,分散注意力影响知识吸收;心理健康方面,引社交障碍致同伴嘲笑排斥、产生自卑和社交退缩,还引发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身体方面,致运动功能异常出现肌肉骨骼问题和姿势异常,还造成睡眠障碍,约40%-60%患儿有睡眠问题影响健康。
一、对学习和认知功能的影响
抽动症儿童可能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等情况。研究表明,约30%-50%的抽动症患儿存在不同程度的学习问题,如阅读障碍、算术困难等。这是因为抽动症状会分散患儿的注意力,使其难以专注于课堂学习内容,进而影响知识的吸收和学业成绩。在年龄较小的儿童中,这种影响可能更为明显,因为他们正处于学习基础技能的关键阶段,抽动带来的干扰会阻碍其正常的学习进程。
二、对心理健康的危害
1.社交障碍:抽动症儿童由于自身不自主的抽动表现,可能会受到同伴的嘲笑、排斥,从而产生自卑心理,导致社交退缩。例如,在学校中,其他孩子可能会因为其怪异的抽动行为而远离他们,使患儿难以融入集体,长期下去会影响其社交技能的发展和正常的人际关系建立。这种社交障碍在青春期前的儿童中尤为突出,因为他们对同伴的认可和社交关系更为敏感。
2.情绪问题:患儿可能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抽动症状带来的外界压力以及自身对病情的担忧,会使患儿长期处于紧张、不安的状态。据相关调查,约20%-30%的抽动症患儿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或抑郁情绪。例如,患儿可能会担心自己的抽动行为被他人嘲笑,进而产生焦虑情绪,严重时可能发展为抑郁,影响其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
三、对身体方面的潜在影响
1.运动功能异常:长期的抽动可能导致肌肉骨骼方面的问题,如颈部、肩部、背部等肌肉劳损,出现疼痛、活动受限等情况。部分患儿可能因为频繁的抽动动作,导致身体姿势异常,影响骨骼的正常发育,尤其是在生长发育迅速的儿童时期,这种影响可能更为显著。例如,有些患儿可能会因为频繁的头部抽动而导致颈部肌肉紧张,进而影响颈椎的正常生理曲度。
2.睡眠障碍:抽动症可能会干扰儿童的睡眠。抽动症状在夜间可能会加重,导致患儿入睡困难、睡眠浅、易惊醒等睡眠障碍。睡眠不足会进一步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免疫力以及日常的学习和生活状态。研究发现,约40%-60%的抽动症患儿存在睡眠问题,这与抽动发作时神经兴奋性的改变等因素有关。对于正处于快速生长发育阶段的儿童来说,良好的睡眠是非常重要的,睡眠障碍会对其整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