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咳的应对措施包括:病程早期用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对症支持治疗有镇咳祛痰(小婴儿谨慎用药)、缺氧时氧疗;一般护理需隔离休息42天左右、提供易消化营养食物;婴幼儿要密切观察病情且严格遵医嘱用药,老年人治疗要兼顾基础疾病、护理要保证舒适休息并密切观察病情。
一、抗生素治疗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抗生素治疗在病程早期(卡他期)效果较好。如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百日咳杆菌有较好的抗菌活性,能有效杀灭细菌,缩短传染期并减轻症状。研究表明,早期应用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可使病程缩短,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于年龄较小的患儿,需根据体重等情况谨慎选择合适的药物,但要避免滥用。
二、对症支持治疗
1.镇咳祛痰:当患儿出现咳嗽症状时,可使用一些祛痰镇咳药物缓解症状。比如,氨溴索等药物可以起到稀释痰液、促进痰液排出的作用,从而减轻咳嗽反射。但对于小婴儿,使用药物需格外谨慎,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因为小婴儿的呼吸系统发育尚未完善,不当用药可能会导致呼吸抑制等严重后果。
2.氧疗:如果患儿出现缺氧表现,如口唇发绀等情况,需要进行氧疗。根据患儿缺氧的程度选择合适的氧疗方式,如鼻导管吸氧等。对于有基础疾病或病情较重的患儿,氧疗过程中要密切监测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确保氧疗效果和安全。
三、一般护理措施
1.隔离休息:百日咳具有传染性,患儿需要隔离休息,避免交叉感染。一般隔离时间为42天左右,从发病开始计算。对于年龄较小的患儿,家长要做好隔离环境的管理,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但要避免患儿直接吹风受凉。
2.饮食护理:保证患儿充足的营养摄入,由于咳嗽剧烈可能会影响进食,所以要提供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对于小婴儿,要注意喂养方式,避免呛咳。比如可以采用少量多次喂养的方式,并且在喂养后适当拍嗝,防止吐奶等情况发生。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婴幼儿:婴幼儿由于自身免疫系统和呼吸系统发育不完善,患百日咳后病情变化较快。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观察呼吸、体温等情况,一旦出现呼吸急促、口唇发绀等情况要立即就医。同时,婴幼儿使用药物需严格遵循医生的剂量要求,避免自行用药。
2.老年人:老年人患百日咳时,往往基础疾病较多,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血管疾病等。治疗时要综合考虑其基础疾病情况,抗生素的选择要兼顾对百日咳杆菌的治疗和对基础疾病的影响。在护理方面,要注意保持室内环境舒适,保证充足的休息,并且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因为老年人病情变化可能较为隐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