佝偻病主要由维生素D缺乏引发,钙摄入不足、日照不足及某些疾病、药物等因素也有影响,婴儿期人群要及时补维生素D并保证日照,儿童期人群需均衡饮食、多户外活动来预防。
一、维生素D缺乏是主要原因
佝偻病主要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引起的。维生素D能够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促进骨组织的钙化。当人体缺乏维生素D时,钙、磷代谢紊乱,导致正在生长的骨骺端软骨板不能正常钙化,造成骨骼病变,引发佝偻病。例如,多项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在日照不足、母乳喂养且未及时补充维生素D的婴儿中,佝偻病的发生率明显升高。
二、钙摄入不足相关
钙是骨骼的重要组成成分,虽然维生素D缺乏是根本原因,但钙摄入不足也会增加佝偻病的发生风险。正常情况下,骨骼的生长需要充足的钙来沉积。如果饮食中钙含量不足,即使维生素D水平正常,也可能无法满足骨骼钙化的需求,从而导致佝偻病相关的骨骼异常。比如,长期以低钙食物为主食的儿童,相较于钙摄入充足的儿童,更易出现佝偻病的临床表现。
三、其他相关因素
(一)日照因素
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照射可转化为维生素D,日照不足会影响维生素D的合成。婴幼儿户外活动少,若日常日照时间短,就容易发生维生素D缺乏,进而引发佝偻病。例如,冬季日照时间短,北方地区儿童户外活动相对较少,佝偻病的发病率可能高于日照充足地区的儿童。
(二)疾病与药物因素
某些疾病会影响维生素D的代谢或钙的吸收利用,如胃肠道疾病可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包括维生素D和钙;一些药物如抗癫痫药等可能干扰维生素D的代谢过程,增加佝偻病的发生几率。对于患有这些基础疾病的儿童,需要更加密切地关注维生素D和钙的水平,以预防佝偻病。
四、特殊人群需特别关注
(一)婴儿期人群
婴儿主要通过母乳或配方奶获取营养,母乳喂养的婴儿若母亲维生素D摄入不足,或婴儿自身维生素D合成不足(因户外活动少等),极易发生佝偻病。这一时期应注重及时补充维生素D,一般建议婴儿出生后数天开始补充维生素D,以预防佝偻病的发生。同时,保证婴儿有适当的日照时间,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
(二)儿童期人群
儿童期骨骼仍在不断生长发育,若存在挑食、偏食等不良生活方式,导致维生素D和钙摄入不足,也可能引发佝偻病。此阶段应鼓励儿童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钙和维生素D的食物,如奶制品、深海鱼类等,并适当增加户外活动时间,以促进骨骼健康发育。
佝偻病主要与维生素D缺乏密切相关,同时钙摄入不足、日照不足以及某些疾病和药物等因素也会产生影响,不同人群需根据自身特点采取相应措施来预防佝偻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