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烫伤后要立即采取冷疗,用15-20℃流动冷水冲洗15-20分钟,低龄宝宝需轻柔且观察反应;冷疗后用干净柔软纱布等覆盖烫伤部位,避免不当处理;要及时带宝宝到正规医院评估烫伤深度和面积,低龄宝宝病情变化快更需及时就医;医院或家中要做好创面护理预防感染,宝宝免疫力低要防范感染,出现感染迹象立即就医。
一、立即采取冷疗
1.原理及操作:宝宝烫伤后应立即用流动的冷水冲洗烫伤部位,时间一般为15-20分钟,这样可以迅速降低局部温度,减轻烫伤程度。冷水温度以15-20℃为宜,过低的水温可能会引起宝宝不适甚至冻伤。对于婴幼儿,可将烫伤部位浸泡在冷水中,但要注意避免宝宝过度挣扎。冷疗的作用是通过热传递,使烫伤局部的热量散发,减少热力对组织的进一步损伤,同时缓解疼痛。
2.特殊人群考虑:低龄宝宝皮肤娇嫩,在冷疗过程中要更加轻柔,密切观察宝宝的反应,若宝宝出现哭闹加剧等不适,需适当调整冷疗方式或时间。
二、保护烫伤部位
1.处理方式:经过冷疗后,要用干净、柔软的纱布或毛巾轻轻覆盖烫伤部位,避免烫伤部位再次受到污染。不要自行涂抹一些不恰当的物质,如牙膏、酱油等,这些物质可能会影响医生对烫伤深度的判断,还可能导致感染。
2.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宝宝皮肤薄嫩,覆盖纱布等要轻柔,防止擦伤宝宝皮肤。如果烫伤部位有衣物粘连,不要强行撕扯,可将粘连部分剪开,保留粘连的衣物,避免加重损伤。
三、及时就医评估
1.评估内容:应尽快带宝宝到正规医院就诊,医生会对烫伤的深度(分为一度、二度、三度等)和面积进行评估。一度烫伤表现为局部皮肤红肿;二度烫伤会出现水疱;三度烫伤则皮肤苍白、焦黄甚至炭化。医生会根据烫伤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2.特殊人群应对:低龄宝宝烫伤后更应及时就医,因为宝宝自身修复能力虽强,但病情变化可能较快,医生能根据宝宝的年龄、体重等因素准确判断病情并给予合适的治疗,如对于小面积浅度烫伤可能会进行创面清洁、涂抹烫伤膏等处理,而对于面积较大或深度较深的烫伤可能需要住院进一步治疗,如补液、预防感染等。
四、预防感染
1.创面护理:在医院治疗过程中,医生会对烫伤创面进行严格的护理,保持创面清洁,定期换药等。如果在家中,要按照医生的嘱咐做好家庭护理,如按时为宝宝涂抹医生开具的烫伤药物等。
2.特殊人群感染防范:宝宝免疫力相对较低,更要注意预防感染。要保持烫伤部位周围皮肤的清洁,避免宝宝用手搔抓烫伤部位,同时要注意室内环境的卫生,减少细菌滋生的机会。如果宝宝烫伤部位出现红肿加重、有脓性分泌物等感染迹象,要立即带宝宝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