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帕金森病中晚期患者运动症状有更明显持久的震颤、持续紧张的肌强直、明显减慢的运动迟缓;非运动症状包括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便秘、体位性低血压、排尿障碍)、精神认知障碍(抑郁、焦虑、认知障碍)、睡眠障碍,且老年患者症状更严重,有基础疾病者症状可能与基础疾病相互影响,需家属更多照顾支持并谨慎处理相关情况。
肌强直:患者的肌肉会持续处于紧张状态,表现为肢体僵硬,活动时阻力增大,像翻身、起床等动作会变得困难,这是由于黑质-纹状体通路的多巴胺能神经递质缺乏,使得基底节区的调节功能异常,导致肌肉张力增高。
运动迟缓:患者的运动速度明显减慢,随意运动减少,比如起步困难,一旦开始行走则步伐变小、变慢,呈前冲步态,穿衣、洗漱等日常活动所需时间显著延长,是因为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大量丢失,影响了基底节-皮层回路的正常功能,使得运动的启动、协调和执行出现障碍。
非运动症状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便秘:较为常见,由于胃肠道蠕动减慢等原因导致,患者排便困难,间隔时间延长,粪便干结,这与帕金森病累及自主神经系统,影响胃肠道的神经调节有关。
体位性低血压:患者从卧位或坐位站起时,血压明显下降,出现头晕、眼花甚至晕厥等症状,是因为自主神经系统受损,导致血管收缩功能障碍,无法及时调节血压以适应体位的变化。
排尿障碍:表现为尿频、尿急、尿失禁或排尿困难等,同样是自主神经功能受累,影响了膀胱的排尿功能调节。
精神、认知障碍
抑郁:很多中晚期帕金森病患者会出现抑郁情绪,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自卑等,可能与多巴胺能神经元受损后,脑内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失衡有关。
焦虑:患者可能出现紧张、不安、恐惧等情绪,也与脑内神经递质的改变以及疾病带来的生活功能受限等因素相关。
认知障碍:随着病情进展,部分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减退,如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执行功能障碍等,其具体机制可能涉及大脑多个区域的神经变性和神经递质的异常改变。
睡眠障碍:患者可能出现入睡困难、睡眠中频繁觉醒、多梦、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等多种睡眠问题,睡眠障碍与帕金森病本身的病理改变影响了睡眠相关神经通路以及疾病带来的身体不适等因素有关。
对于老年帕金森病中晚期患者,由于身体机能进一步衰退,上述症状可能会更加严重,且应对能力相对较弱,需要家属给予更多的照顾和支持,注意防止跌倒等意外情况发生;对于有基础疾病的帕金森病中晚期患者,其症状可能会与基础疾病相互影响,在治疗和护理时需要综合考虑,例如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体位性低血压可能会加重心血管方面的风险,需要更加谨慎地处理体位变化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