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癌主要包括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等类型,不同类型症状有差异但也有共同表现。基底细胞癌好发于头面部等曝光部位,初期为小的半透明结节,后缓慢增大伴中央溃疡;鳞状细胞癌常见于头皮、面部等暴露部位,早期是红斑状丘疹,后形成肿物、破溃有分泌物;共同表现有颜色改变(色素沉着或减退)、形状不规则(边界不清、形状怪异)、生长速度相对较快等,不同人群皮肤癌表现有特点,需关注皮肤异常变化。
一、基底细胞癌
好发部位:多见于头面部等曝光部位。
早期症状:初期常表现为小的、半透明的结节,表面可有毛细血管扩张,质地较硬,类似“珍珠样”结节,随后可缓慢增大,中央可出现溃疡,溃疡边缘卷起,呈侵蚀性生长。例如,在长期受紫外线照射的皮肤部位,如老年人的面部,容易出现此类表现。对于长期户外工作的人群,由于面部长期暴露,患基底细胞癌的风险相对较高,需要密切关注面部皮肤的异常结节或溃疡等情况。
二、鳞状细胞癌
好发部位:常见于头皮、面部、手背等暴露部位。
早期症状:多表现为红斑状或略高出皮面的丘疹样皮损,表面常伴有鳞屑,随着病情进展,可逐渐形成疣状或乳头样肿物,继而可破溃形成溃疡,溃疡表面可有脓性分泌物,边缘不规则,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有长期日光暴晒史的人群,如农民、渔民等,患鳞状细胞癌的几率增加,这类人群需要特别留意皮肤出现的异常皮损变化。例如,手部长期接触外界环境且暴露于阳光下,若出现不明原因的红斑、丘疹并逐渐加重,需高度警惕。
三、其他共同表现相关情况
颜色改变:皮肤癌病变部位颜色可能与周围正常皮肤不同,可出现色素沉着(颜色加深)或色素减退(颜色变浅)等情况。比如基底细胞癌有时会出现色素性损害,颜色呈棕色、黑色等;而一些皮肤癌也可能表现为原本肤色区域出现异常颜色变化。对于有皮肤颜色异常改变且持续不消退的情况,都应引起重视。
形状不规则:皮肤癌的病变边界通常不清晰,形状多不规则,与良性皮肤病变有明显区别。良性的痣等通常边界清晰、形状规则,而皮肤癌病变则往往边界模糊、形状怪异。在自我检查皮肤时,可以通过对比正常皮肤和可疑病变皮肤的边界及形状来初步判断,若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
生长速度:皮肤癌一般生长相对较快,与一些良性皮肤病变缓慢生长不同。例如,某一皮肤病变在几周内迅速增大、增厚,就要考虑皮肤癌的可能性。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同个体情况不同,一些人可能生长速度相对较慢,但只要出现异常快速变化,都不能掉以轻心。对于儿童来说,皮肤癌相对少见,但一旦出现皮肤异常快速变化的皮损,也需及时排查。特殊人群如老年人由于皮肤老化等因素,皮肤癌的表现可能不太典型,更需要仔细观察皮肤的细微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