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呼吸道感染呼吸困难需先初步评估病情程度与调整环境,通过非药物干预如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等缓解,出现进行性加重等情况要及时就医,儿童和老年人群有特殊情况需特别关注,儿童病情变化快要密切关注相关表现并准确提供病史,老年人要兼顾基础疾病等情况并告知医生相关病史用药史等。
一、初步评估与环境调整
1.观察病情程度:首先观察呼吸困难的严重程度,若只是轻度呼吸稍快,可先保持冷静,让患者处于舒适体位,如半卧位,以利于呼吸。对于儿童,要特别留意其呼吸频率、有无三凹征(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在吸气时明显凹陷)等情况,婴幼儿正常呼吸频率较快,若呼吸频率远超同龄正常范围且伴有呼吸困难表现需高度重视。
2.改善环境:确保所处环境空气流通、清新,温度适宜,一般室温保持在22-25℃左右,湿度50%-60%较为合适,避免环境中有刺激性气味等加重呼吸困难的因素。
二、非药物干预措施
1.吸氧辅助:若呼吸困难较明显,可给予低流量吸氧,一般吸氧浓度在25%-30%左右,通过鼻导管吸氧方式,要注意观察吸氧效果,如患者呼吸困难有所缓解则可调整吸氧流量等。对于儿童吸氧更要精准控制,密切观察其反应。
2.保持呼吸道通畅:对于有痰液的患者,鼓励其咳嗽排痰,若患者无力咳嗽,可轻拍其背部帮助排痰。对于儿童,拍背时要注意力度,采用空心掌从下往上、从外往内的方式轻拍。同时要留意患者有无呕吐等情况,防止呕吐物阻塞气道加重呼吸困难。
三、医疗就诊相关
1.及时就医指征:如果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出现呼吸频率极快、口唇发绀明显、无法平卧、精神萎靡等情况,需立即送往医院就诊。对于儿童,一旦出现呼吸困难相关的危险表现,要尽快就医。
2.医院就诊检查:到医院后,医生可能会进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检查,以明确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因是病毒还是细菌等感染,还可能会做胸部影像学检查,如胸片等,来排除是否合并有下呼吸道感染等情况。
四、不同人群的特殊情况
1.儿童人群:儿童上呼吸道感染出现呼吸困难需格外谨慎,因为儿童呼吸道相对狭窄,病情变化可能更快。要密切关注儿童的精神状态、呼吸频率等,在转运过程中要保持患儿体位合适,避免颠簸等加重病情。同时,儿童的家长要准确向医生提供儿童的既往病史等情况,比如是否有先天性呼吸道疾病等病史,这对医生判断病情很重要。
2.老年人群:老年人上呼吸道感染出现呼吸困难时,要考虑其可能合并有基础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在评估和处理过程中,要兼顾其基础疾病情况,就医途中要注意平稳运送,避免因搬动等导致病情加重。要向医生详细告知老年人的基础疾病史、用药史等,以便医生全面了解病情进行准确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