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蛔虫病的症状
小儿蛔虫病可引发消化道症状(腹痛、食欲不振或多食易饥)、全身症状(异食癖、营养不良、过敏反应)及其他表现(呼吸道症状、严重时的惊厥昏迷等),腹痛多为脐周隐痛、时作时止,蛔虫寄生致食欲不振或多食易饥,部分小儿有异食癖,长期可致营养不良,少数有过敏反应,幼虫移行可致呼吸道症状,严重感染可致急腹症等严重情况
一、消化道症状
1.腹痛:是小儿蛔虫病常见症状之一,多为脐周隐痛,疼痛程度不一,时作时止。这是因为蛔虫在肠道内活动,刺激肠道黏膜及肠壁神经丛所致。儿童年龄较小,无法准确表达疼痛性质时,可能表现为哭闹不安等。蛔虫引起的腹痛一般无固定压痛点,疼痛通常不剧烈,可自行缓解,但容易反复发作。
2.食欲不振或多食易饥:蛔虫在肠道内寄生,会争夺人体营养,同时其代谢产物可能影响小儿的消化功能,导致患儿出现食欲不振的情况。但部分患儿也可能出现多食易饥的表现,这是因为蛔虫寄生消耗了营养,患儿感觉总是饥饿。比如,有些小儿原本食量正常,但患病后食量明显增加,但体重却未见增长甚至下降。
二、全身症状
1.异食癖:部分小儿会出现异食癖,如喜欢吃一些非食物的东西,像泥土、纸张等。这可能与蛔虫分泌的毒素等物质影响小儿的味觉有关。例如,有患儿会出现啃咬自己的指甲、床单等异常行为,这可能就是蛔虫病导致异食癖的表现。
2.营养不良:由于蛔虫在肠道内寄生,长期夺取人体营养,尤其是影响小儿对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吸收,会导致小儿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表现为面色萎黄、消瘦、生长发育迟缓等。对于处于生长发育关键时期的儿童来说,长期蛔虫感染可能会严重影响其身高、体重的增长以及智力发育等。比如,同龄儿童中,患病小儿往往比健康小儿更矮小、瘦弱,且精神状态不佳。
3.过敏反应:少数小儿可能出现过敏反应,如荨麻疹、皮肤瘙痒等。这是因为蛔虫的代谢产物作为过敏原,引起小儿的过敏体质发生免疫反应。例如,患儿皮肤可能出现红色风团样皮疹,伴有明显瘙痒,搔抓后皮疹可能加重。
三、其他表现
1.咳嗽、气喘等呼吸道症状:当蛔虫幼虫在体内移行时,可经过肺部,引起肺部的变态反应,导致患儿出现咳嗽、气喘、发热等呼吸道症状。严重时可能会出现类似肺炎的表现,如呼吸急促等。比如,有患儿会出现阵发性咳嗽,夜间较为明显,听诊肺部可能有啰音等。
2.惊厥、昏迷等严重情况:在极少数严重感染的情况下,蛔虫可能扭结成团,引起肠梗阻等急腹症,或者蛔虫进入胆道等部位,导致胆道蛔虫症等,进而可能出现惊厥、昏迷等严重表现。例如,胆道蛔虫症时,患儿会突然出现剧烈的上腹部绞痛,难以忍受,同时可能伴有恶心、呕吐,严重者可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甚至昏迷等情况。但这种情况相对较为少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