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是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特征为气道高反应性和可逆性气流受限,目前难以完全根治但规范治疗可良好控制,控制措施包括避免触发因素(依年龄等特点规避,保持规律生活、戒烟限酒)、药物治疗(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等长期规范用药)、免疫治疗(过敏原明确者可考虑特异性免疫治疗),预后多数良好但需长期自我管理、定期复诊,特殊人群如孕妇需谨慎个体化管理。
一、疾病特点与现有治疗目标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气道高反应性和可逆性气流受限。目前的治疗目标是通过长期规范化治疗,达到临床控制,即没有(或基本没有)哮喘症状,能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肺功能接近正常,维持正常活动能力,减少哮喘急性发作的风险等。
二、控制哮喘的主要措施
1.避免触发因素
年龄因素:儿童哮喘常见的触发因素有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皮屑等,需要根据儿童不同年龄特点避免接触相关过敏原。例如,对于婴幼儿,要保持卧室清洁,定期清洗床上用品以减少尘螨接触;对于学龄儿童,要注意在花粉季节减少外出活动等。成人哮喘触发因素可能还包括某些食物(如海鲜、牛奶等)、药物(如阿司匹林等),不同年龄人群触发因素有差异,需针对性规避。
生活方式: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避免过度劳累、精神紧张等。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过度劳累和精神压力大可能诱发哮喘发作。同时,戒烟限酒,吸烟会刺激气道,加重气道炎症,无论是哮喘患者本人还是周围人群吸烟都可能对哮喘病情产生不良影响。
2.药物治疗
常用药物包括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等)、长效β受体激动剂(如沙美特罗等)、白三烯调节剂(如孟鲁司特等)等。通过长期规范使用这些药物,可以减轻气道炎症,缓解哮喘症状。例如,吸入性糖皮质激素能有效减轻气道的慢性炎症,长期使用可降低哮喘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但药物的使用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调整用药方案。
3.免疫治疗
对于过敏原明确的哮喘患者,可考虑特异性免疫治疗,如舌下含服变应原提取物等,但这种治疗有一定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需要在有资质的医疗机构由专业医生评估后进行。
三、预后与长期管理
哮喘患者经过规范的治疗和管理,多数可以达到良好的控制状态,能够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但需要长期进行自我管理,定期复诊,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控制情况调整治疗方案。同时,患者自身要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如出现喘息、咳嗽、胸闷等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特殊人群如孕妇哮喘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谨慎用药,因为哮喘发作可能影响胎儿的氧供,而药物使用不当也可能对胎儿产生影响,所以要在专业医生的综合评估下进行个体化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