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癌早期有几方面症状表现,声音嘶哑因肿瘤长声带影响振动闭合且难自行缓解,中老年男性因吸烟等更易出现;咽喉部异物感是肿瘤刺激黏膜致异常感觉,长期饮酒等人群易出现;咳嗽咯血是肿瘤表面血管脆弱咳嗽致破裂出血及刺激黏膜咳嗽,有慢性咽喉炎或长期吸烟史者表现不同;颈部肿块是喉癌易颈部淋巴结转移致,儿童喉癌颈部肿块少见但恶性程度高,老年者因感知迟钝发现时肿块可能较大。
声音嘶哑
发生机制:喉癌好发于声带部位,当肿瘤生长在声带时,会影响声带的振动和闭合功能,从而导致声音嘶哑。这种声音嘶哑往往不会自行缓解,且会随着病情的进展逐渐加重。例如,一项临床研究表明,约60%以上的喉癌患者早期以声音嘶哑为首发症状,且持续时间较长,一般超过2周经对症治疗无改善者,应高度警惕喉癌可能。
年龄性别因素影响: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但中老年男性相对更易罹患,可能与男性吸烟等生活方式相关,长期吸烟会增加喉部黏膜的刺激和损伤,增加喉癌发病风险,进而影响声音嘶哑的发生概率和发展进程。
咽喉部异物感
发生机制:肿瘤在喉部生长,会使患者感觉咽喉部有异物存在,吞咽时尤为明显,但又咳不出、咽不下。这是因为肿瘤刺激喉部黏膜,引起异常的感觉神经反应。研究发现,约30%左右的喉癌早期患者会出现咽喉部异物感症状。
生活方式影响:长期饮酒、过度用嗓、接触有害化学物质(如石棉、芥子气等)的人群,咽喉部黏膜长期受到刺激,更容易出现咽喉部异物感,进而增加喉癌的发病风险,使得该症状更早或更频繁地出现。
咳嗽咯血
发生机制:肿瘤表面的血管比较脆弱,当咳嗽时,容易导致血管破裂出血,从而出现咯血现象。同时,肿瘤刺激呼吸道黏膜会引起咳嗽。早期咯血一般量较少,可为痰中带血。有资料显示,约20%-30%的喉癌早期患者会出现咳嗽咯血症状。
病史因素影响:有慢性咽喉炎病史的患者,喉部黏膜长期处于炎症状态,本身就比较敏感,发生喉癌时咳嗽咯血等症状可能更早出现且症状表现可能有所不同;而有长期吸烟史的患者,呼吸道黏膜已受损伤,喉癌发生后咳嗽咯血的表现可能更易被忽视或容易与吸烟引起的呼吸道刺激症状混淆。
颈部肿块
发生机制:喉癌容易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当颈部的淋巴结被肿瘤细胞侵袭、肿大时,可在颈部摸到肿块。这种肿块一般质地较硬,活动度差,早期可能单发,随着病情进展可能会多个融合。大约10%-15%的喉癌患者早期可表现为颈部肿块。
特殊人群提示:对于儿童喉癌患者,颈部肿块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出现颈部肿块需高度重视,因为儿童喉癌恶性程度可能相对较高,进展较快;而老年喉癌患者颈部肿块的发现可能因老年人对自身身体变化感知相对迟钝,往往发现时肿块可能已相对较大,需要更细致地进行颈部检查筛查。